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

2022-11-09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公益诉讼不是为诉而诉,而是要促进问题的解决,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并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身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我们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共同守护美好生活。”日前,沁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进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被煤矸石铺垫并严重污染的王陶河道经过重新治理如今焕发新面貌;一些企业开采滥用地下水资源的做法得到了整治;辖区内的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电动车违规充电现象引起居民重视;新研发的“益+绿色沁源”公益诉讼监督平台拓展了案件线索来源;无人机操作实现了远程勘验取证……近年来,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沁源县人民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61件,追回生态修复费用300余万元,恢复被损毁、非法占用的林地、耕地200余亩,追偿国有财产损失800余万元,挽回被非法开采的矿产资源案值200余万元。今年6月,该院“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二等奖。

  以最高检“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沁源县人民检察院聚焦群众关切,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效开展了“饮用水安全”“母婴室建设”等专项活动,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现公益受损线索后,沁源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借鉴和推广磋商机制,主动联系职能部门共同研究,以最小司法投入获得维护公益的最佳社会效果。2020年,在办理某公司未苫盖石料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一案中,因241国道是沁源煤炭外运主要通道,该院为确保工程建设不打烊,环境保护不缺位,与行政机关、公司负责人召开磋商会议,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整改。

  针对辖区内小区占用消防通道、电动车违规充电等现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共同参与,召集县应急管理局等机关负责人进行释法说理,公开送达检察建议,推动消防安全专项行动落地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燃”。

  办理全省首例“怠于监管充气城堡安全隐患问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政公益诉讼案”,堵塞了充气城堡等临时游乐设施安全监管漏洞,推动《沁源县充气城堡等临时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的制定出台,为落实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建立了制度保障。

  在环境保护税征收专项活动中,针对行政机关涉税信息交流和数据传递过程不畅通等问题,召集多家行政机关召开环境保护税征收磋商会议,联合出台《沁源县关于做好全县施工扬尘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环境保护税征收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

  与此同时,积极聘请国土、水利、食药等领域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借助外脑提升办案能力。同时,借助大学、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公益诉讼案件查办提供技术支撑。

  为适应检察办案需求,该院不断向高科技、向大数据要战斗力,先后购置无人机、便携式公益诉讼勘察箱等设备,建成公益诉讼检测室,实现对食品、药品、土壤、水质、空气等五大类别200余种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增强了办案实效性。

  自主研发智慧检务微信小程序、“益+绿色沁源”公益诉讼监督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筛查、碰撞、比对,进而发现案件线索。同时,平台建设有公益诉讼数据地图,所有公益诉讼案件均能在数据地图中直观展示,可及时做到跟进监督,真正推动公益受损问题的解决。

  乘风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续华章,沁源县人民检察院将牢记公益代表职责使命,忠实履职担当、能动司法,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新时代为民司法的优异答卷,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张廷)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