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力风神正气浑厚

2023-07-15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路璐

  农历六月初四,是清三代帝师祁寯藻诞辰230周年。祁寯藻(1793—1866),他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3个皇帝的老师,世称朴学大师,一代儒宗。也是一位难得的楷书大家,《清代翰林略传》称他为“一代书宗”,世有“书冠当代”“楷书称首”“一时之最,人共宝之”的美誉。对清代中晚期的书法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有深远的影响。

  祁寯藻出生在一个清廉的官宦之家。其父祁韵士是一位穷翰林,他出生时,其父“正随纪文达覆校文渊、文源两阁四库书”。其母是平定乾隆进士、官汉阳太守刘熤之女,知书达理。祁寯藻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据史料记载他5岁识字,10岁学作文,“满窗笔砚列,墙壁遭鸦涂”。20岁时,随父到兰山书院,那彦成(时任陕甘总督,书宗二王,可与梁诗正比美)授他“作字用笔法”。并命他参与镌刻米芾、怀素墨迹刻碑事宜。后那彦成调直隶任总督,祁寯藻又随之到保阳那府“校勘书画法帖”。此时那彦成又授他缓笔法,“作字缓则笔定,疾则笔滑”。命他临颜鲁公《祭侄文》,欧阳询《九成宫》《化度寺》,祁寯藻“只领训辞,铭诸心版 ”。凡古人的名帖,日临不辍,日写小楷五百至一千。那彦成看了祁寯藻所作《黄金台赋》说“祁世兄其秀在骨,将来要做名翰林”。在此二年为他以后的书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二十三年他奉命到南书房侍皇帝笔墨诸事。道光十年命他校勘清廷内府所藏《石渠宝芨》。从此他的书艺大进,书名远扬京外。但他仍临帖不辍。现在,笔者在各地博物馆、市场、各种出版书籍中见到他的临作有十多件。如他在道光十六年老家守孝时临孙过庭《书谱》局部,时人镌刻上石立于寿阳方山昭化院。任户部尚书时临《符公碑铭》,后人刻版收录《宝翰斋法帖》中。今三晋出版社出版的《祁寯藻书法卷》收录的有他临王羲之《快雪时晴》、颜真卿《祭侄文》、孙过庭《书谱》、赵孟頫《黄庭经》、董其昌《莲华经》等十余件,临写于道咸同各个年代,最晚是他71岁时临的孙过庭《书谱》,现存晋祠博物馆。他说“学书须逐字学,逐字记,乃至得意疾书,则有登岸舍筏,得鱼忘筌之乐。苟为不熟,无如不作”。他认为临帖是汲古的阶梯,临之愈多,境界愈高,临是源,创是流。以上史实可知,祁寯藻对临古帖的痴心和用功,正因为博采众长,所以他的书艺才得到时人乃至后世的高度评价。

  近代学者张籁,原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博通经史,尤富藏书。他说:“我山右有清二百数年间以书法名世者,首推傅青主先生,然高不可阶,学者病之。若夫平正通达,学者绝无流弊者则寿阳祁文端公自当首屈一指。文端颜筋柳骨,深稳不佻而神乎其间,一气贯注,钜细不苟,非浅学者所可模仿也”。《山西书法史》称:“祁寯藻为傅山以后第一人”。“颜筋柳骨”,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颜筋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的丰满端正,柳骨指柳公权书笔画清晰有骨感。从两家的书风来看,柳出于颜。康有为称“柳公权书,矫肥厚病,专尚清劲”。由此可见“颜筋柳骨”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人的书法风格,而今张籁所说“颜筋柳骨”指的是祁寯藻一人具有的书风。祁寯藻将颜真卿的“端正厚重,雍容大方”的“筋”和柳公权的“坚劲挺拔,结构精密”的“骨”熔化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中国书法史上,论书体在民间家喻户晓者,当属中晚唐颜柳两家楷书,几千年来在民间流传不息,广泛应用。说明它是适合社会需要的,从而表现出强大坚韧的艺术生命力。祁寯藻是颜柳接力棒的继承者,他开创了清代中晚期融碑帖、化南北,守正创新的一代书风。如他写的《唐平淮西碑》,碑高二米六,宽近一米,一连四石一千六百字,字径二寸。书家评论:中正肃穆,儒雅大气,颜筋柳骨,自辟新境,集颜、柳、欧、赵之大成。世人称三绝碑:裴度史,韩愈文、祁寯藻书。

  由于他的楷书功底深厚,道光帝命他书《平定回疆图》,悬于故宫武英殿壁。咸丰帝命他书“宣宗成皇帝神主牌”“孝德显皇后神主牌”。这说明在那书家林立的时代,如果他没有高超的楷书功力,皇帝是不会命他写的。所以称他“楷书称首”是名副其实的。

  据《庸闻斋笔记》载:“咸丰年间,祁寯藻蒙文宗帝召入南书房观内务府珍秘王羲之《快雪时晴》,并命他作古诗一首”。他在诗中写到:“开门凤阙云霞烂,尘世何系睹神翰。传闻二十八骊殊,宝芨收藏此为冠。三希精鉴屡标题,万本临摹发璀璨”。“心正笔正真谛存,肥瘦何须苦分判”。这是他学习二王书法的真实感悟,也是对当时学书人的真挚提示。他认为柳公权“心正笔正”的笔谏故事,流传千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内涵与启示。心正是学书的前提,心正则笔正,如果心不正,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同治元年,他和翁心存等人在弘德殿授读幼帝。他为同治帝讲授《大学》《帝鉴图说》《耕织图》,以启沃同治做仁君的道理,知稼穑之不易,守业之艰辛。同时他为同治帝讲授书法。他先是命端木埰以四言韵文集柳公权《玄秘塔》字为《弘德殿箴》,后集颜真卿字为《弘德殿铭》,呈同治帝临习之用。同治二年十月,祁寯藻、倭仁、李鸿藻敬呈《弘德殿箴》。并奏曰:“念圣学之暇,兼肄八法。唐臣柳公权之对曰心正则笔正,是亦诚意正心之助也——因取公权碑字,集为韵文,用资省览。伏愿我皇上体即此是学之意,因一艺以验身心,懋昭大德,恢宏远图”。此奏说明《箴铭》不仅是让皇帝临习的字帖,更是启沃皇帝心灵的课本。

  《弘德殿箴》集字,今有剪贴本传世。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以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告诫同治皇帝要做仁君,遵守祖训,以德行政,以德导俗,以德容人。《弘德殿铭》只见端木埰《有不为斋集》录有此文。其内容主要是以史述事,从春秋讲到明清。勉励同治帝知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通过学史,使同治帝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振兴大清基业。以达到帝师“致君尧舜,使民小康”应尽的责任和最终目标。

  祁寯藻为了进一步使同治帝和陪读的阿哥们学好书法,同治三年正月二十“集柳公权《玄秘塔》字书屏四幅,送惠邸处,颜《多宝塔》,柳《玄秘塔》二帖各三份。其八、九、十阿哥皆学书,曾以文诗相质,故赠之”。 由此可知祁寯藻以柳公权“心正笔正”来进谏同治帝的苦心。

  为了挖掘祁寯藻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整理了国家清史工程《祁寯藻集》《祁韵士集》《山西文华·祁寯藻书法卷·金石卷》《祁寯藻书法经典》《祁寯藻书碑帖》等,均由三晋出版社出版。寿阳县新建了祁寯藻纪念馆,央视开播了以祁寯藻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先后在省市举办了4次祁寯藻书法展。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祁寯藻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祁寯藻一生为官,以文墨为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他的诗文手稿百万言,书法作品条幅、对联、中堂、题跋近千幅,字帖二十种,碑碣石刻等散存在全国各地博物馆、图书馆和收藏家手中。我们今天宣传弘扬祁寯藻的书法艺术,就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按照中书协提出的“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方针,将祁寯藻的书法艺术在三晋乃至全国发扬光大。(刘长海)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