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 激活基层“微治理”

——襄垣县王村镇杜村探索构建“小事不出‘格’ 大事不出村”治理模式

2022-08-14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8月9日一大早,32岁的乡村“网格长”崔卡娜就准时出现在村里。她没有如往常般走进村委会办公室,而是到村里巡查一圈,看看是否有安全隐患,群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你看路上有的地方扔着垃圾,估计是放在门口的垃圾,刮风‘飞’到道路中间了。”崔卡娜在村主干道发现这一情况,立马通知网格员,不一会儿,清洁工人很快赶到,进行了清理。

  崔卡娜是襄垣县王村镇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的“网格长”。这样的巡查,成为崔卡娜忙碌间隙的“必修课”。

  曾经的杜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上访严重、工程官司缠身,村“两委”班子思想分心、工作离心,干事不齐心,是典型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

  如何让家乡由“乱”变“治”?在外工作多年的崔卡娜,作为“大学生”返乡,于2021年11月被选为杜村的“当家人”。“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干劲也更足。”生性好强的崔卡娜选择了迎难而上,“想趁年轻为家乡多做点贡献。”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上任伊始,崔卡娜就从强化组织引领入手,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村干部考核标准,从而激发农村干部做好工作、干成事业的热情。

  “‘战斗堡垒’已筑牢,如何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何让村民生活更富裕?”这是摆在崔卡娜面前的一大难题。善于学习的她看到别处“党建+网格”治理的新模式效果不错,当即决定运用到杜村来,全面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杜村下辖10个自然村,253户700余人。按照村民小队,划分为13个网格,每个网格分别有一名“网格员”负责。

  “我们创立小组长包片联户、网格员整片统筹制度,每个村民小队为一片,通过小组长+网格员,进一步发挥小组长、网格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崔卡娜介绍说,杜村整村建立网格大片微信群,各片建立小片微信群,所有村民必须入群,确保信息双向传达,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王大爷的低保已经办好,村里的垃圾已经按时清理,还有个转户口的,这周就能办好。”在杜村的会议室内,网格员们围坐在一起,汇报着最近几天的工作进展,并为更好推进杜村基层管理出谋献策。“网格员利用人熟、情况熟的优势,活跃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及时捕捉信息、采集信息,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网格员连志平说。

  大到村容村貌整治、修路通水,小到照顾孤寡老人、处理家长里短, 网格员们的两本工作日志、506页综合信息管理登记卡,详尽记录了网格内农户基本信息、工作情况、户口状态、“急难愁盼”问题等多项内容。

  “网格员,是公共安全巡查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困难群众服务员,承担着上传下达各类信息、化解矛盾纠纷、跑腿服务群众的功能,成为一股乡村治理的基层力量。”崔卡娜说,他们每天除了通过巡查发现一些安全隐患外,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随时掌握群众需求,能自己解决的就当下解决,解决不了的上报给“网格长”,由村委会统一解决,实现群众需求“件件有记录、事事有人管”。

  “以前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第一时间找网格员,不仅给我们解决水毁路面的出行难题、通道绿化的遗留问题,还经常来家里探望我们,给我们提供各种帮助,代办各种手续,真的是太感谢网格员了。”说起崔文智,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网格”激活基层“微治理”。杜村“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以创新多样的形式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加码。“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现在,村里问题逐步实现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不少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和群众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