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育“廉” 护航乡村振兴
2022-08-24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
走进蟠龙镇石板村,一声高昂的唢呐声刺破云霄,循声而往,村内小广场上正上演着精彩纷呈的八音会,只见锣鼓铙钹、上下翻飞,唢呐笙箫、余音绕梁,欢快流畅的乐曲,彰显着石板村人昂扬的精神风貌与蓬勃生机。
“以前村里可不是这样子,矛盾多发展慢。”老党员王效珍谈起过往唏嘘不已。2021年12月石板村因信访举报量大、重复举报多、村民矛盾突出等问题,被省纪委监委确定为督办化解一批治理整治重点村。
石板村具有五百年的历史,这里的一石一砖,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一院一屋,昭示着古朴的文化积淀。抗战期间,一二九师师部机关、三八五旅十四团、冀南银行三分行、武东县委县政府等曾在此驻扎……从指挥机关到作战部队,从生活物资到武器装备,这里留下了许多红色旧址和抗战旧迹、遗物。
一个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成为“上访村”,不仅阻碍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让村子在乡村振兴中落后一步。改变,势在必行。
全市“三个一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县、村三级联动,强力推进。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聚焦“三个一批”治理整治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把握乡村治理规律,督促县乡村三级统筹运用党建引领、强化监督、发展产业、文化兴村等多种途径,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武乡县纪委监委始终按照“一村一策”分类施治,充分发挥专班常态蹲点推进优势,与县直有关部门和镇、村共建共治,扎实有效推进工作开展。石板村坚持“抓重点、重点抓”,高效化解信访矛盾,健全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现在我们村村美业兴人心齐,从‘问题村’变成了‘明星村’。”亲身感受到村庄由乱到治的变化,王效珍随着台上的乐曲,兴奋地打起了拍子。
石板村的变化,来源于廉洁文化建设,来源于全村干群共同的努力。近年来,石板村按照县委、县纪委监委决策部署,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以清廉文化建设为引领,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找准红色文化、廉洁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将廉洁文化植入乡村生活空间,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廉政教育、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规范“三会一课”制度,让广大干群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用廉“美颜润心”,以廉“活血壮骨”,靠廉“塑形修身”,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是关键,要以‘红’育‘廉’,点燃村民增收致富这一重要‘引擎’。”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俊伟说。
行走在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上,石板村的变化一一映入眼帘:通村道路加宽改造,河道高标准治理,新农村排水管网改造,周转房基础设施建设,主干道路建设,自来水入户管网升级,乡村记忆馆精心布展,村休闲广场和廉洁公园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田间道路块块通工程实施……除此之外,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推进17座传统古院落、戏台、庙宇等明清古建筑修复改造,打造优质谷子、优质小杂粮、露地蔬菜、优质梅杏等小批量优质种植业,发展米槐产业和国槐、元宝枫、白皮松经济林产业,建设年加工3万斤小米及玉米制品农产品精细化加工项目……
以红育廉润初心。正如王俊伟所说,石板村将继续挖掘红色文化,大兴廉政文化,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感召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为石板村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孙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