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西岗头村:种粮大户备耕忙
2022-04-08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
春风融融,沃野复苏。4月4日 ,武乡县大有乡西岗头村种粮大户雷向军趁着天气晴好,保养自家的旋耕机。“现在用机器耕田太方便了,我一个人就能操作,现在把农机保养检修一下,接下来就要播种了。”雷向军说,他耕种着120亩地,几乎全靠机械作业。
今年56岁的雷向军是土生土长的西岗头村人,初中毕业后就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家里仅有的34亩耕地再怎么精耕细作,生活也是捉襟见肘。”雷向军坦言,也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但看到成片撂荒的耕地,心里就不是滋味。
转机出现在2009年,当时村里拍卖荒山、荒地、荒坡等,雷向军几乎倾尽所有拍得35亩荒地的经营权。
“那地还能长庄稼?”
“一个人怎么能种得了那么多地?”
“一个壮劳力,不想着出去挣钱,难不成在土里还能刨出金子来?”
“雷向军购买荒地”成为当时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
然而令村民们大跌眼镜的事还在后面。
在之后的几年里,雷向军又流转了外出打工村民的撂荒土地近40亩,陆续投资2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薄膜铺设机、联合收割机、打谷机……雷向军的种地收入逐年增加。尝到甜头后,2019年,雷向军又以每年500元一亩的价格承包了村集体12亩耕地,耕地总面积超过120亩。
“去年我种了100亩玉米,20多亩谷子,除去人工、田地租金、种子、化肥等成本,一年收入10多万元。”说起去年的种粮收获,雷向军喜上眉梢。
走进西岗头村又一种粮大户岳怀明家,他也正在忙着保养农机。“你看,这是旋耕机,这是播种机……加上库房里的大型拖拉机、薄膜铺设机、联合收割机,10多台农机设备全部得检修一次。”岳怀明说。
岳怀明不仅与雷向军同村,而且同龄,经历也几乎相同,不同的是岳怀明耕种的土地更多,而且是跨村耕种。“种地是苦、是累,但俺就是看不惯土地撂荒。”岳怀明说,不只是西岗头村,就连周边村庄的撂荒耕地,他都会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去年总耕种面积突破了200亩。“每年收入基本稳定在15万元左右,看着长满庄稼的农田心里舒坦。”说着岳怀明爽朗地笑了起来。
大有乡是武乡县粮食生产大乡,入春以来,该乡广泛宣传动员,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县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加大春耕物资储备,组织农技人员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帮助种粮大户解决实际问题,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现在种粮有补贴,乡里的农技人员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种田有了规模,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国家的政策好,跟着政策走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对于今年的种粮收益,雷向军和岳怀明都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