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区郝家庄镇上秦村:小鹌鹑变身“致富鸟”

上党区郝家庄镇上秦村发展特色养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022-07-14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上党区郝家庄镇上秦村的大自然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内,一排排养殖笼里挤满了灰色的鹌鹑,或觅食或嬉戏,看到有人靠近,“小家伙”们便欢快地发出“啾啾”声。而一旁笼架上,拇指大小的鹌鹑蛋整齐地摆放在待捡栏里,合作社负责人杨青笑盈盈地介绍:“别看这些蛋小,贵着哩。”

  小小的鹌鹑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杨青的“心头肉”,不仅让他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一次偶然的机会,正准备创业的杨青瞄准了浑身是“宝”的鹌鹑。他了解到养殖鹌鹑投资少、见效快,非常适合工厂化生产。鹌鹑从雏苗到生蛋一般只需要养殖40到50天时间就可以,市场上对鹌鹑蛋的需求较高,鹌鹑肉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鹌鹑粪便还是供给果树的上等肥料,效益十分可观,所以他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上秦村发展鹌鹑养殖产业。

  2010年,他的养殖场正式投产养殖,经过多年发展,从喂食、饮水到鸟粪处理,全部实行规范化养殖。“目前,养殖场有存栏鹌鹑6万余只,日均产蛋1000多斤,主要销往各大农贸市场和周边县区。加上卖鹌鹑肉、鹌鹑粪便,一年下来总产值有200多万元。”杨青介绍。

  鹌鹑虽小,浑身是宝。除了鹌鹑蛋热销各大市场之外,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鹌鹑粪便也很受市场青睐。为此,合作社还专门把收集到的鹌鹑粪便进行干燥处理后,全部销往长治周边的农业企业。目前,养殖场已形成集鹌鹑养殖、蛋品销售、鹌鹑粪和鹌鹑肉销售为一体的多种经营模式。

  “我在这干活,一个月能挣上两三千元,守家在地,什么也不耽误,挺好的。”工人杨露英说。

  养殖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除了几个固定工人外,等到雏鸟上笼、给鸟打疫苗、卖鹌鹑蛋等用工高峰期,养殖场还要临时聘请十几个工人。

  “育雏期温度必须要达到39℃,30天开始产蛋,温度保持在24℃、25℃,这样才能保证鹌鹑产蛋的质量。”范常青是养殖场的技术员,每天给鹌鹑喂食、检查养殖场温度、湿度等,平时还负责指导工人养殖技术。

  “接下来,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再引进10万只鹌鹑,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引导更多村民加入鹌鹑养殖行业,把我们的鹌鹑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鹌鹑养殖成为杨青致富的“大产业”,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郝家庄镇,除了鹌鹑养殖,还有十几家养羊、猪、鱼等具有规模的养殖合作社。近年来,郝家庄镇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通过对全镇各村进行“把脉问诊”,因村制宜、因势利导,以确保各村找准自身产业发展方向,引领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郝家庄镇镇长郭亚静说,特色养殖在上秦村的落地发挥了很好的养殖示范和带动作用。下一步,郝家庄镇将鼓励农民加大养殖发展力度,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为群众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