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田升级版 夯实粮食“压舱石”

——沁县抢抓农闲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4-01-13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连日来,沁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1月3日,新店镇南池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队正使用挖掘机和推土机等机械设备修整沟渠、平整土地,拉土车辆和工人们在施工现场来回穿梭。

  “目前,已经完成田间道路的浇筑工程以及灌溉渠排水渠的砌筑工程,现在还剩田块整治和部分灌溉渠没有完成,接下来将抢抓晴好天气加紧施工,增加施工人员、扩大施工作业面,预计在3月前全面完工,保证村民春耕如期进行。”在南池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任强信心满满。

  2023年,一组数字让人振奋,沁县粮食总产量达2.97亿斤,粮食再获丰收。

  粮食的高产背后是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投入。2022年,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4320万元,规模2.88万亩,涉及沁州黄镇、松村镇、郭村镇3个乡镇20个行政村。2023年,沁县被列为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试点县,规划到2026年将建设37.05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32.86万亩、改造提升4.19万亩,项目总投资10亿元。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提质改造0.6万亩。从2023年11月中旬下达开工令进场施工,到12月25日完成3.004万亩,完成工程量的65%,其中,高效节水完成0.93万亩,完成工程量的52%。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长远,是民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沁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准选址,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小田变大田”相结合,对水、田、林、路、湖进行科学规划。通过高配置成立工作专班,高标准统筹规划设计,聚焦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有水利灌溉条件等重点区域实施;聚焦农田保土、保水和保肥等有效提升耕地质量措施;聚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宜机化改造工程;聚焦高标准农田与绿色农业生产、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的新型模式,以F+EPC方式(融资+设计、采购、施工)实施。严格抓好项目设计、施工、验收三大环节的控制,实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目标,成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该县农业农村部门在项目建设中瞄准三个方向,针对全县丘陵山区,以田块归并、土壤普探与修复、生态梯田景观打造为主,建设集粮食种植、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型高标准农田。针对全县平整区域,以土体有机重构、路网优化升级为主,建设适宜规模经营的高产稳产绿色节能型高标准农田。针对特色产业集聚区域,以土地平整、土体有机重构、智慧设施配备为主,建设适宜规模经营能够智慧化管理高产稳产的智慧赋能型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由高标准农田1.0版本向高标准农田3.0版本的跨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沁县农村正迎来崭新气象。为竖起智慧农业标杆,沁县在定昌镇福村区域规划建设千亩智慧农业示范区,通过建设智能灌溉系统、小型气象站和土壤墒情监测站,形成集前端数据采集监测与后端数据存储分析于一体的实时数据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真正实现科技农业深度融合,持续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看着日渐成型的高标准良田,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骈彦杰介绍:“2023年,沁县高标准统筹规划设计、高科技建设智慧农业、高警戒倒逼项目推进,投资1.3亿元,建设4.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顺利实施,截至目前,一批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总工程量的75%以上,预计今年3月全部完工。我们将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程,严格过程管理,利用4年时间,把全县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智慧良田。”

  粮以田为基,农以田为本。2024年,沁县将投资2.5亿元,6月底前在郭村镇等8个乡镇98个行政村范围内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耕地面积700亩,为今后三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树起标杆、作出示范、提供经验。(郭学红)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