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发挥党组织优势 壮大村集体经济

——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党支部书记贾玉峰谈基层治理

2022-07-14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见到沁县沁州黄镇南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玉峰时是在谷子地里。

  眼下正值小暑节气,谷子地里田间管理正是要紧的时候。南凹村作为沁州黄小米核心产区示范基地,贾玉峰一连几天都在谷子地里忙,这可是这位女支书心里的一件大事。

  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贾玉峰时常抓在手上就“三件事”——环境整治、土地增产、农民增收。

  什么是乡村振兴?贾玉峰的理解就是“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实现这三个目标靠什么?贾玉峰的回答是:靠党组织。南凹村的变化靠的是党组织优势发挥,党支部战斗力提升。

  南凹村由圪垯岩、南凹、杏树垴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02户280口人,党员18名。村党支部提出“党旗要插在一线,党员要冲在一线,徽章要亮在一线”的工作思路,让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的组织力、动员力、凝聚力。

  让南凹村美起来,就要对环境来一次彻底整治。仅用两个多月,南凹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硬化道路200米,清理垃圾渣土140余立方米,种植花卉乔木3600株,白化墙面1000余平方米,新建文化长廊28米,整修出一个13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民的房前屋后整洁了,菜园子都有了篱笆墙,堆积的垃圾不见了,南凹村一下子敞亮了,村里人也都精神起来了。

  环境整治完成,“五个一”的管理办法也贴上公示墙:“一户一个垃圾桶,一区一名保洁员,一日一次垃圾收集,一月一次规模扫除,一季一次集中评比”。这成了南凹村家家户户自觉遵守的“新村约”。

  南凹村耕地有1445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作物。其中,沁州黄小米种植基地有553亩,年产量达30余万斤,年产值100余万元。怎样才能让“黄小米”变成农民手中的“金元宝”?贾玉峰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经过群策群力,村委会确定了“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几年下来,南凹村有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田,特色种植规模扩大了,沁州黄小米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了。一时间,村里的小米成了抢手货,村民获得很好的收益。2021年秋天,南凹村的“丰收节”过得十分风光。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仅靠农业这一条腿走路是行不通的。乡村兴,就要产业兴。贾玉峰心里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发展村集体产业。

  南凹村集体产业发展坚持“两个引进来、一个送出去”。把“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来、把光伏产业引进来,通过电商平台把村里的优质小米卖出去……南凹村的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为集体发展攒足了劲。

  在沁县田园香土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22岁的村民杨静每到沁州黄小米收获时,就会通过线上直播销售“沁州黄小米”, 产品销往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地。

  “只要天上有太阳,我们村就有收入。”光伏发电站管理员刘国平笑着说。仅靠光伏电站提供的就业岗位,他每月就有几百元的收入。

  村民秦雪琴家离村口不远,见到记者要离开,忙上来说:“要常来南凹村看看,晚上我们村的路灯也亮堂堂的。”

  听了村民们的话,贾玉峰这位女支书的内心是快乐的。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