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益”条街上听民声

2022-01-18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沁县松村镇松村的李春仙这些日子格外忙碌,也格外开心。村里在繁华街道建成的“益”条街,为行医大半辈子的她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行医环境,而她们一家也竭尽全力服务村民。源自为民之“爱”的“双方奔赴”,让这个六七十平方米的“益诊”驿站成了村医发挥作用的大平台,村民享受服务的“安心屋”。

  81岁的李春仙出生于中医世家。半个多世纪以来,李春仙一直承担着村医的职责,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医生。后来,她的儿子、儿媳也加入了村医的行列,兢兢业业守护着村民的健康。然而,由于条件所限,几十年来他们所负责的松村卫生所地址不断变更,虽然条件在不断改善,但始终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松村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他们采取村里提供场地、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方法,将志愿精神与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用志愿者之力点燃基层党员学党史的热情,也让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李春仙一家所负责的“益诊”驿站就是其中鲜活的事例。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益诊”驿站早已成为松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张响亮招牌。李春仙不但自己在驿站帮忙,他的儿子儿媳更是经常给村里的退役军人、孤寡老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免费进行健康服务。这些日子,他们更是将疫情防控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厌其烦地向乡亲们做宣传。

  学有榜样,行有标杆。在“益诊”驿站的示范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手艺人、退休教师、农技人员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如今,在松村“益剪”驿站、“益农”驿站、“益修”驿站、“益授”驿站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渐渐形成了一条街,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益”条街。

  走进“益剪”驿站,46岁的王巧英正熟练地拿着工具在给一位特殊的客人理发。

  “理理发,白净净,东东是个好后生。”30岁出头的东东是个残障人士,每隔一段时间,王巧英看着东东头发长了,就会把他叫来给他理发。但是东东的情绪波动很大,一不高兴就会大吼大叫。每次给东东理发,王巧英不得不念念有词地“连哄带骗”。

  开理发店十多年,王巧英坚持每个人理发只收五元钱,经常是忙上一天还凑不够房租。“益剪”驿站成立以来,王巧英坚持每个月的15日免费为10个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常年卧床不起的病人进行理发,村里人都为她竖起了大拇指。“村里免费提供场地,咱也得献出点爱心,知恩要图报。”王巧英说。

  走进“益农”驿站,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年货让人目不暇接,老板娘武林花正忙着招呼从十里八乡赶来采办年货的乡亲。她告诉记者,“益农”驿站之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收货“秘籍”——平价柜台。在这柜台上,摆满了老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而售价基本就是进价。武林花笑着说:“咱就是顺便帮乡亲们捎个东西,不说钱。”

  “目前,已经真正发挥作用的‘驿站’有六七家。接下来,我们将会以点带面、扩大范围,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真正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松村镇副镇长朱虎亮说。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