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平顺县紧扣“严”字,清理坏账呆账,规范台账合同,聚焦“管”字,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把该管的管起来、该化解的化解开、该收的费用收上来,蹚出一条村集体经济规范化发展的新路。
截至目前,平顺县共清理不规范合同4401份,增加收入284.66万元,新增资源资产收费274.17万元,清收债权8637.69万元,化解债务11292.65万元,为村集体积攒了家底、增添了后劲。
为更好澄清家底、化清债务,理清权属,平顺县成立“清化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3个业务指导组、11个督导组,指导乡村分别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开展摸底排查,逐渐形成了县级指导、乡镇核查、村内自查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各村支村“两委”和包村干部率先上场,围绕十五个“是否”,按照“三必四看十查”的步骤进行排查。同时,为保障“清化收”工作有理有据正常进行,平顺县制定《平顺县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步骤、程序、办法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要走上集体经济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规章制度不可少。平顺县为巩固“清化收”工作成果,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制定了村集体债权债务清收和偿还指导意见、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指导价格及经济合同管理三个办法:出台集体资产年度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定期报告两个制度;统一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编号;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产权交易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县委组织部牵头出台《农村集体“三资”“六化”管理监督措施》,即信息化运用、精细化预算、电算化管理、常态化审计、专业化操作、规范化监管,要求村集体每年对上年度资产进行清产核资,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村任职大学生兼任“报账员”等制度要求,县、乡定期巡察、抽查,加强审计,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理清家底、化解债务、盘活资源,将集体资产曝在阳光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的开展,不仅理清了家底,盘活了资源,同时也化解了不少的矛盾与纠纷。集体账理清了,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富裕、乡风和谐的画卷正在平顺县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