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区人民法院:创新培养应用型法治人才

2022-01-18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首批实习团队草拟判决书、裁定书共计414篇,草拟审理报告224篇,政治学习26次,接待当事、辩护人148次,辅助记录78次,参与庭审374案,送达文书186次,参与调解工作47次……”这是潞州区人民法院、长治学院第一届半年期实习法官助理交出的一份实习“答卷”。

  去年以来,潞州区人民法院在全市率先实行“深化院校合作共育法治人才”的创新工作机制,积极与长治学院对接,构建法治人才“123”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让学生实习期间真正能够做法官,参与到案件审判各个环节,推动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何谓“123”深度合作育人模式?潞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丁勇虎介绍,“1”即以培养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为主线,“2”是充分发挥高校与法院的互补优势,打造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双”主干培养路线;“3”是推进“法院进课堂+课堂进法院”教学方式改革,探索“法院+法学院系”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形成“高校教师导师+法院法官导师”双导师培养机制。

  实习期间,法院指定主审法官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习生以实习法官助理身份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参与审判团队的案件开庭、案件记录、起草相关法律文书及专题调研等实质性审判辅助工作。

  “法官助理的实习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6个月的法院实习经历,让我变得愈加坚韧,实习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完成了崭新蜕变。我们从掌握基本法学原理的‘法律学生’成为一名掌握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律新兵’。”曾经参加实习的长治学院2018级法学专业学生高焱辉说,在潞州区人民法院的这6个月,是他从学生走向社会的一次难忘经历。实习的过程中,他和其他5名同学学到了法官裁判案件的思维,掌握了裁判文书的写作技能,懂得了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这些都将使他受益终生。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