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

“科技大篷车”普及科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21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初秋时节,潞城区鑫熬兴大葱种植基地,一畦畦长势良好的大葱有序排列。“这几天我几乎把咱们潞城的大葱涨势情况看了个遍,非常不错,但要注意做好灰霉病和红锈病的防治,在大葱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能放松病虫害的治理……”行走在田垄间的基地负责人孙兴旺说。

 
  和往年一样,孙兴旺作为潞城区熬脑大葱的科技带头人,不仅关注着自己的大葱,全区的大葱长势和销售订单情况,他也基本了然于胸。和老孙一样,这几天同样在田间忙碌的还有潞城区成家川街道旱地西红柿协会科技志愿者王敏,他也正忙着把科普种植的旱地西红柿尽快销售出去,卖上一个好价钱。如今,科学种田已成为带动地方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这一切都和潞城区科协常年开展的“科技大篷车”活动密不可分。近年来,潞城区专门成立科技志愿者服务大队,下设十一个小队。在志愿者服务大队带领和指导下,全区1000余名科技志愿者参与开展科普宣传260余场次、各类科普讲座40余场、健康体检25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00余册,受益群众达100000余人次。该区还利用“科技大篷车”的平台,面向社区、乡村群众开展免费健康科普活动80余场次;面向产业工人,人社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每年培训职业劳动者1000余人次;面向农民,全区8个乡镇(街道)科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全区151个村充分发挥“科普示范户”作用,科技工作者携手农民科技志愿者,在科普分会的组织和指导下,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面对面学,推广先进的科学种田技术和调产方向。
 
  同时,该区还大力推进科技设施建设,全区79所中小学全部建成科技活动室,打造了1个乡镇科普惠农服务中心,6个科普示范基地,1个企业科普基地,2个街道、社区科技馆。形成东部以艾草和核桃种植为特色、西部以中药材为特色、南部以高粱为特色、中部以旱地西红柿和大葱为特色的六大科普教育基地。建一体化、区域科普组织与科普基地协同发展,实现了教育、医疗、农业三覆盖,共同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