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待发。
学习是一生的功课。
他,六上高原执行重大军事行动,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域守护国家安全,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记嘉奖6次,2020年被驻地政府表彰为“驻州部队突出贡献个人”、2021年被所在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模范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他就是上党区籍现役军人申亚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申亚杰的家庭,探寻他成长背后的故事。
儿时梦想着戎装
申亚杰的爷爷是一名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军人,儿时的申亚杰,总喜欢缠着爷爷给他讲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故事。在爷爷的影响下,申亚杰从小便对军旅生活充满了向往,总期待着自己有一天可以穿上绿军装,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做一名真正的军人。
“可以说,我们父子受我父亲的影响很大,当兵报国也是我从小的梦想。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董存瑞、黄继光就是我们那代人从小的偶像,我们那代人都以当兵为荣。”申亚杰的父亲申利民说,当年他有两次当兵入伍的机会,但都因为名额的限制最终没有如愿,成了他今生的遗憾。“就因为这样,当亚杰接到入伍通知的时候,我高兴的都流了泪,他不仅是圆了自己的梦想,也帮我圆了当兵梦。”如今回想起儿子当兵入伍的情景,申利民还是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告诉他,到了部队不要怕苦怕累,好好干才是对自己从小当兵梦想的最好回报。”
入伍后的申亚杰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他坚守“革命战士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革命精神,扎根文书岗位十年,踏实肯干,经手的各项工作都在全团前列。他先后两次参加反恐维稳任务、六上高原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重大军事行动,让自身军事本领不断增强;驻守高原期间,他在自身腰部有疾患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背运物资给养……
学历不高的“学霸”
“我们家这爷孙三代最大的优点就是责任心强,爱学习。亚杰爷爷80多岁的时候,还坚持参加村里的党员学习活动,一本本学习笔记写得工工整整的。”申亚杰的母亲马书梅一边拿出老人生前的学习笔记,一边抹着眼泪说,“这个孩子也是最爱学习,可是咱们家里条件不好,他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他中考数学分都是他们学校最高分,就是在外面打工也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据马书梅讲述,2010年,18岁的申亚杰每个月的工资已达到了4800多元。当年听说申亚杰要去当兵的消息后,工厂负责人用加薪升职几度挽留,但申亚杰当兵的志向不改。临行前,工厂负责人还倍感惋惜地对他说,希望他退役后能继续来这里工作。
虽然申亚杰学历不高,但他从未中断过学习。走入军营后,他更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抓紧学习,不仅自学完成了大学专科学历,还成为了全团的学习能手,担任了连队的政治教员,还在全团党史知识竞赛中取得过第一名。他参与编撰整理的团新装备“三册一规范”资料,在全团得到推广使用;他在参加师、团两级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分别取得团“作战标图”第一名和师“冬季大练兵暨群众性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细说着儿子获得的一张张荣誉证书,母亲马书梅抹着眼泪说:“咱们当地武装部敲锣打鼓上门来送喜报,街坊邻里都羡慕说,我们家养了个好儿子。儿子是咱家的不假,但要说‘养得好’,那还是国家的功劳、部队的功劳!孩子在部队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得感谢国家和部队的培养,希望亚杰在部队好好干,我们支持他在部队作出更大的贡献。”
军功章的另一半
“一个人既有的学历不能说明什么,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态度才是最可贵的,这也是申亚杰最吸引我的地方。”申亚杰的妻子冯丹硕士毕业,但她在择偶问题上却没有被学历所禁锢,毅然选择了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申亚杰,用这一句话对自己的选择做了最好的回答。
据冯丹讲述,她跟申亚杰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申亚杰就向她“坦诚”了学历不高的事实,她当时也曾犹豫过,可当了解到对方在部队取得的荣誉时,她感到很“震惊”。“谁又能不震惊呢?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深知学习的不易,更何况是对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呢,他得多努力才能达到那个水平啊。”如果说一开始的接触只是让冯丹对申亚杰有一种好奇心的话,那么,后来相处中的一件件事情,更让她对申亚杰生出了一种敬佩之情。“在参加师侦察专业比武大赛中,他自学标图规定,每日最少要完成8份标图作业;为提升自己的夜间标图能力,他每晚能在室外暗黑环境练习到深夜。他在参加军区军事培训时,对搞不懂弄不通的问题不罢休,课余时间对着说明书研究、追着工程师请教……”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让冯丹对申亚杰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让她做出了要跟这个认真负责、勤奋上进的军人共度一生的决定,她也做好了当一名军嫂的准备。
“我知道做一名军嫂意味着要忍受孤独,要学会独立,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这些我都有。我从小学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是独自求学在外,就连现在参加工作,也是在外地,独自应对和解决一切问题早已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冯丹微笑着着说,“如今,我已经怀孕9个月了,孕期我没有放下工作,我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我们的孩子也没有给我们‘添乱’。我希望将来我们的孩子也能像他的父亲那样勤奋上进、有理想、有抱负……”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冯丹眼里充满了坚定,也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文/成静 图/亓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