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房内,黄斌正在安装车灯

保养
“我就是个干维修的,又脏又乱,有啥好采访的。”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汽车修理工黄斌这样说。
今年58岁的黄斌是江苏省南通人,18岁开始跟随父亲在安徽省阜阳市汽修厂学习修理,20岁来到长治,在老乡的汽修店里打工。2008年,他在滨河物贸商城开起了自己的汽修门店,以修理、钣金、保养、轮胎为主。
黄斌说:“从开始学习汽修到今年为止已经整整40年了,当时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想有一技之长,所以选择了修理,没想这一干就是40年。”
回想起刚开店时,黄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台小型汽车发动机出现的故障,从上午9时到第二天下午1时,黄斌一直反复试验,修了拆,拆了又修,只是一个数据的纰漏就需要从头开始,经历了很多次试验才发现其中门路,修复了故障,这也是他出师以后第一次独立解决的汽修故障。
“修理机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不懂的就看书、请教前辈,40年间不断积累经验,整旧如新的不只是一个个器件,也是不断成长的自己。”黄斌边干活边说。
正如黄斌所说,汽车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维修知识跟不上更新速度,一些零件维修困难或无法维修,费用高,而且费时费力,所以“维修工”被“换件工”替代,“维修工”越来越少了。
“我虽然干了40年的修理工,但是我现在会的大多数都是我学徒时所学的。现在有了很多新的车型,我也考虑准备出去进修一下,学习一些新的技术。”黄斌这样的老师傅面对未来也会迷茫。(李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