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乡村记忆工程调查报告

2023-09-26  来源:  编辑:

  乡村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几千年来区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凝聚,没有乡村文化滋养和哺育,城市文化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也面临着不断流失的危险,如何保护、保留现存的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来留下乡村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历史任务。

  2015年以来,省政府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实施推广,我市积极响应,在建立完善、组织实施、检查评估、保障措施等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在全市逐步推开。

  一、我市乡村记忆工程发展现状

  为有效地将这些宝贵的“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以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的形式保护好,我市成立专门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检查督导组,对列入试点的乡镇进行督查,由分管局长带队,听汇报、查资料、看展馆进行反馈,并开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宣传“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将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

  通过搜集汇总散落在民间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拓宽了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伴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带着浓浓乡愁的乡村记忆馆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全市共有各类乡村文化记忆馆234处,有不可移动文物6333处,国保73处,省保144处,市保125处,县保103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123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64项;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7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2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675名;打造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55个,省级非遗专题博物馆、大师工作室、非遗传习所各1个。在上党区建成了长治市第一个非遗保护工作基地、黎城县建成了黎侯虎博物馆、潞州区建成了长治堆锦博物馆、上党堆锦研究所。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4个、中国传统古村落69个,使得乡村记忆工程在我市得以顺利实施。

  二、乡村记忆保护主要特点

  (一)立足现实,将保护与传承相结合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定位不能搞成“千乡一面”“千村一律”,针对各自文化根脉,在普查、收集、整理、建档的基础上,在市、县、镇、村建起了以工匠精神、驿站文化等多个活态化的文化记忆展览馆。各展览馆将散落民间碎片化的乡村文化串联集成,使之丰满。恢复其地域本真特色文化形态,加以宣传展示,找回记忆中的文化乡愁。

  襄垣县以“唤醒历史记忆,传承文化根脉,繁茂文明枝叶,守护精神家园”为主旨,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挖掘保护展示、利用新格局。以点带面,以虒亭镇为试点,建成了我省第一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襄垣县非遗体验馆,在这里收集整理了全县2200余项民间非遗资源、十大类近4000条信息、89本老剧本曲谱、817件实物,将乡村文化记忆与非遗保护和生命体验理念相结合。

  潞州区、上党区、壶关县、平顺县、黎城县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注重村情、社情、民情,充分利用村居社区合并后腾出的办公室、村民闲置的旧房屋等建筑,改建布展村史馆、纪念馆、民俗馆、博物馆等“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并对乡村历史脉络、文化烙印、发展轨迹、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和乡风民俗等散落在民间甚至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梳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在文化原生地保护、展示、宣传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二)主动创新,拓展乡村文化服务范围

  乡村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精神的凝聚。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记忆工程”是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原生态的保护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重要载体。是我省实施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作,更是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不断丰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内涵和成效的有力举措。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与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和谐村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提升等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推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各乡镇把“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各村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确定条件好、文化资源多的村为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辐射点,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以面对面访谈相结合,了解信息同实地调查相结合,号召志愿者深入每村每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入户普查,收集各类文化资源。

  老顶山镇古今农具文物博物馆里,是李建书历经15载在上党地区农村乡间寻访收藏的500余件传统农具及纺织机具、生活用具和砖瓦木作建筑等工具。开馆以来吸引了众多人群参观学习,让更多的人感受稼穑劳作之艰辛,汲取农耕文化之内涵。

  南漳镇东旺村搜集各类民间农耕时代用具,布置了农耕文化展馆;大堡头镇挖掘本地过去作为交通要塞的特点,复原了驿站文化园,展现了过去的民间生活,鲍店镇结合当地历史名人鲍宣直言敢谏和当地人的尚武之风,建设布置了鲍宣文化展馆,展现了过去鲍店人民的生活风貌。

  (三)寓教于乐,推进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承

  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对于维护地域文化的传统性、多样性、持久性,对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乡村记忆馆”只有注重神韵,才能真正寓教于乐,把乡愁留在人们的心里,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绵绵不绝,更加有滋有味,令人难忘。

  农耕器具、乡土生活、民俗文化,还有传统的民居、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具、儿时的游戏,这些都是乡村记忆的纹理,都能成为唤起乡愁的有效载体。有特色、有历史的村庄建设“乡村记忆馆”,需紧紧抓住乡村神韵,挖掘出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把村史、非遗、乡贤名人、地方经济等乡村记忆,通过图片、文字、视频以及实物等形式陈列展示出来,讲好乡村故事,引起参观者内心的强烈共鸣。目前有条件的村设立了“乡村文化展示室”,如小垴村建成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红色记忆馆;美丽乡村强计建成以时代特色为主题的人民公社记忆馆;郄家烟村建成以传统手工技艺为特色的泥塑人家;还有以铸造技艺为主要内容的南漳村特色文化展示室。

  为有效地提升广大群众的乡村文化记忆和乡愁情结,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非遗文化能够得以代代相传。工作人员在对基层乡村文化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面向观众、公开展览的形式, 将挖掘发现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丰富历史文化,地方农耕文化,传统生活非遗文化方面的物品、器具等,通过分类整合,布展陈列,精心规划,创建了集乡土文化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能够全面展示乡村非遗文化发展的综合性、活态化的乡村文化记忆展览馆,展馆通过文化站开放服务的形式,不断吸引着周边群众的参观欣赏,在有效增强广大群众对那个时代的深深回忆的同时,也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留住美丽乡愁打造了一个美丽又浪漫的平台。

  (四)农旅融合,注入乡村振兴新鲜血液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助力乡村旅游,从而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多数县区的共识。沁县沁州黄镇作为“中国名米沁州黄”的原产地和生产区,具有其他地域无法比拟的显著特点。沁县沁州黄镇文化站乡村记忆工程,多方联动记忆乡愁、互联网助力乡愁,不断把文化基因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壶关黄山乡辛寨村,自2018年以来,依托醋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记忆馆”,在发展非遗文化产业的同时,吸引游客前来阅读辛寨村的文化和历史。使乡村文化记忆馆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民俗风情的展示台,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

  除了远近闻名的醋文化,长治煤炭资源丰富,基于煤炭能源的重工业曾是我市重要的经济支柱。沁源县聪子峪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煤炭产业,煤炭历史辉煌。该村投资200多万元,利用闲置小学教学楼精心打造而成乡村文化记忆馆,占用面积496平方米。展厅内展出矿用物资 426 件,挖掘保留了煤炭产业的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立体展现了煤炭产业不同寻常的风雨历程。除煤炭记忆工程展厅外,还开设有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书画助展作品等展厅。在这里,村民和游客激活了记忆,在细细品味历史积淀的芳香之时,对乡土更多了一份执着与热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覆盖率达到95 %,建成乡村文化记忆展馆 234 处。其中,沁源县是所有县区建馆数量最多的县区,建馆数量达到75处,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尽管一直在挖掘和保护,但还是面临着资源流失状况严重的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岁月的流逝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民间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

  (一)资金保障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一些村镇,所办展馆面积无法保障,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建设专门的展馆,即使有,也只能是因陋就简,很多实物无法展示,只能堆积在狭小的桌子上或小小的空间里。沁县的故县镇、漳源镇、定昌镇3个乡镇展馆占用了文化站活动室,对免费开放工作造成一定影响。设在其他地方的没有专人管理,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人才队伍参差不齐,展示利用水平不高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需要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增加有必要的懂专业技术知识人才来更好地保护和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只有经常性地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展览,使公众更多地了解这些文化遗产和生活遗迹的丰富内涵。激发人们的爱家乡、爱祖国的共同情感,从而起到“凝心铸魂”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县区在乡村文化记忆展馆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严重短缺,基层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展示利用手段和技术较为落后,影响展示效果发挥。

  (三)乡村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是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不仅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筑精神家园,而且会潜移默化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目前多数乡村记忆馆基本依靠上级资金支持或村集体资金维持,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发展后劲短缺。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需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秉承“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全民参与,将各类具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保护和利用。探索一条以文化促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提高全民参与的自觉性,使“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彰显文化魅力。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和艰巨的任务。只有多方联动“记忆”乡愁,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和乡村文化互融共生,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得以“铸魂聚心”,才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断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乔檬娇)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