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报告

2023-10-30  来源:  编辑:

  一、基本情况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辖4区8县,面积13955平方千米,人口345.5万人。

  长治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目前,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项(22个保护单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64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7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2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27名;打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55处,省级非遗专题博物馆、大师工作室、非遗传习所各1个。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调查、有序推进、巩固成果、保证验收”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先后深入四区八县,走访146个乡镇(街道)3507个村、12000余户;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52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636个;整理文字资料约36万余字;拍摄收集图片音频资料8500余张(个);相关实物(工具、制品、作品)9800余件;通过与30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深入交流,重点对已在四级名录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采集数据进行填表复核、对非遗资源实地走访调研和人员访谈;为进一步摸清全市非遗家底,全面掌握非遗资源状况,充实完善非遗资源储备,推进全市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特点

  1.重实地走访记录,还原项目真实原貌。为确保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资料的真实完整和标准统一。首先我们召集各县(区)调查小组就普查的技术操作、目录填报、调查流程等进行专门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调查组的业务能力。其次在对所有复查项目实地走访调查过程中,要求必须亲临一线到项目所在村(社)或田间地头,与传承者及传承群体面对面访谈、记录、拍摄、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看原物、查原貌、录原态,详细了解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主要特征、项目存续情况及其重要价值,拍摄记录项目图片、视频、音频和实物场景资料,力求真实还原和记录项目的初始风貌。

  2.重文献资料核查,厘清项目传承脉络。非遗文献资料因有效记录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要求必须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很多非遗项目因其活态传承特性,很多文献资料都需要传承人、老艺人们的口传心授,保证文献资料的原汁原味,为此我们主动上门找当地老艺人了解情况,悉心听取传承人讲解,完整记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表演情况,深挖项目相关历史渊源,确保文献资料的准确无误。

  3.重发现挖掘培育,充实非遗项目资源。我们始终坚持“全面调查、不遗不漏、深度挖掘、注重发现”的调查原则,不漏任何非遗线索,特别是未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非遗资源,一经发现非遗潜在资源,立即组织非遗专家组到实地进行查看、细致调查历史渊源、传承体系、主要特征及相关价值。并进行讨论,准确界定项目类别。通过此次调查,涉及各个类别的非遗资源,正在积极申报县级非遗名录,充实我市非遗资源库。此外,我们通过举办“乡土文化能人”技能大赛,也发现储备了一批非遗潜力资源,如壶关的“古琴制作技艺”襄垣“长江剪纸”等。

  4.重非遗宣传推广,营造社会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认真开展宣传工作,我们以本次非遗调查为契机,“抓宣传,求实效,拓宽非遗传播渠道”,着眼于提升非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精心策划宣传重点和选题,在创新方法上动脑筋,在扩大影响上做文章,在增强文化自信上下功夫。开设了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官方网站与官方微信公众号,与长治日报社联合开设《长治日报·新闻摄影周刊》非遗专版,与长治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合作,分别开设《非遗传承·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上党记忆》《非遗传承·人文长治》等栏目,与上党晚报联合开设《长治非遗》专版。此外CCTV我爱你中华、《人民日报》市场版、《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多次对我市非遗工作进行了报道。

  5.重政府资金投入,确保非遗有效保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并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形成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撑。从2016年开始我市连续五年向市级非遗传承人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费,向非遗项目和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各发放10000元补助费,资金总数超过400万元。2021年争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央专项保护资金631万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金26万元;省级非物质文化专项保护资金57.4万元,这些保护资金的注入对一些濒危灭绝的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三、存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从中韩的端午节申遗之争,到2009年中国端午节正式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重视,不仅为传统节日设置假期,还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然而,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发展.

  1.传承人群青黄不接,导致一种“人亡艺绝、人死歌绝”的现象。调查中发现,如今,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绝活濒临消亡。以前,非遗传统技艺是一门糊口的手艺,传承人一般是从小开始接触技艺,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技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快节奏地生活,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把精力放在需要多年时间磨炼的一门技艺上。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

  2.传承人未被社会认可社会地位不高。一方面从事非遗的传承人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年轻人会觉得从事这项工作成就感不足,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放弃进入这个行业;另一方面是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缺乏感情,缺少认同感。这些因素促使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的矛盾凸显出来,导致非遗人才出现了断层,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将危及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

  3.非遗保护财政投入落实难度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地方还不多,目前我市也只有上党区将非遗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所以,对传承人的经济补助不到位,非遗的普查、发掘、整理、评审、保护、利用等工作受到了制约。有的传承项目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面临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无法带徒授艺,非遗的展示展演因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而不能经常性开展工作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我市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四、发展建议

  1.加强对非遗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保护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必须组建一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兼备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招揽人才时需要选择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并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并组织定期的培训,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才招揽与培训机制,为非遗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逐步将非遗人才往专业化、职业化上发展,通过组建非遗“专家小组”的形式对每项非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承与发展。

  2.多种渠道筹措非遗传承经费

  非遗传承经费的短缺,是制约和阻碍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因素。增加非遗传承经费,让非遗项目有资金扶持,让非遗传承人有经费支持,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非遗传承人开展工作都是一种鼓励。一方面政府给予相应财政或政策支持,非遗传承协会或组织可以通过寻求与企业合作、向社会大众出售非遗产品、众筹等多种渠道筹措非遗传承活动经费,保证非遗传承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3.健全配套有效的非遗传承奖惩机制

  目前,在非遗保护传承过程中缺乏配套有效的奖惩机制。对非遗传承保护缺乏定期的评估检测,包括传承人的贡献程度、传承项目的保护实施情况等。奖惩机制的完善,一方面对积极参与保护传承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一种鼓励、支持;另一方面,及时发现保护传承中的问题,对缺乏责任感和传承使命的传承人可酌情予以惩罚或者更换传承人。

  4.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宣传力度,增强非遗传承保护意识

  目前,在不少地方、不少人心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依然较为模糊,更别提加强非遗保护意识。需要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定节日,通过制作非遗宣传版面、出版非遗宣传书籍等形式,借助网络媒体、微信平台,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从基层抓起、从娃娃抓起,进一步扩大非遗宣传范围和非遗宣传人群,让非遗保护意识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5.打造非遗产业,开发非遗项目

  要传承传播非遗资源,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产业化运作。政府对适合生产性开发的非遗项目,应加大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扶持。通过建设非遗展览区、非遗旅游景点等进行商业开发,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促使文化产业经济的大力发展。

  6.兼容并蓄,促进非遗项目与时俱进

  一些非遗项目之所以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喜爱,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非遗项目无法附合当前年轻人的喜好。非遗项目应该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之下,结合当前广大群众的喜好进行技艺创新升级,增加群众喜好,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以上是此次长治市《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有不妥之处,给予指正。(乔檬娇)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