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镜技术迈上新台阶: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面构建微创介入诊疗新体系

2025-09-28  来源:长治二院  编辑:秦天

  为持续推动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建设,提升疑难危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近年来,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大力加强呼吸内镜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先进技术的引进。近期,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选派骨干至上海瑞金医院、郑大一附院等国内顶尖医院进行系统化、深度研修,在呼吸内镜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整体技术能力迈上新台阶,并为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做好了充分准备。

 
 
 
深耕基础,全面提升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能力
 
  支气管镜技术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基石。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期致力于该技术的规范化应用与提升。通过本轮强化学习与交流,科室在支气管镜技术的应用上实现了进一步深化:
 
f.jpg
 
  一、常规技术扎实稳固:科室已全面、熟练掌握并常规开展支气管镜下各项技术:如支气管镜气道粘膜或新生物活检、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气道粘膜或新生物刷检、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经支气管下止血等技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基本掌握:包括经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TBNA)、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气道良恶性狭窄的球囊扩张等。这些技术的成熟应用,确保了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肺部肿瘤、间质性肺病、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疾病的诊断,以及中央气道阻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方面,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微创诊疗方案。
 
  三、高难四级手术技术积极筹备:在夯实三级手术的基础上,科室对代表呼吸介入前沿水平的四级手术,如硬质支气管镜下的复杂介入治疗等,已完成前期的技术储备与深入学习。这为下一步科室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并开展这些高精尖技术,实现从“腔内”到“腔外”的精准诊疗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开拓创新,率先引进内科胸腔镜新技术新项目
 
  为解决长期以来临床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胸膜疾病诊断面临的挑战,减少患者转诊奔波,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的引进作为本年度的重点技术突破方向。
 
 
  1. 技术价值显著:内科胸腔镜是一项重要的微创诊断技术,仅需1.0cm胸壁微小切口,即可在直视下对胸膜腔进行全面检查并获取高质量病理组织,对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技术的开展,将极大提升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疑难胸膜疾病的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2. 项目正式立项:目前,该项技术已正式申报为长治二院2025年度新技术、新项目。科室已完成了前期的技术论证、人员培训与操作流程规范制定工作,具备了开展此项技术的全部条件。该技术的成功落地,将填补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胸膜疾病精准诊断领域的技术空白,标志着科室诊疗范围覆盖“气道-肺实质-胸膜腔”全域,实现呼吸系统疾病介入诊疗体系的完整闭环。
 
 
 
展望未来,构建更完善的呼吸微创诊疗平台
 
  呼吸内镜技术的全面提升,是科室发展蓝图中的关键一环。未来,长治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技术全面、特色鲜明、区域领先的呼吸微创介入诊疗平台:
 
  推动技术整合:将支气管镜与内科胸腔镜技术有机结合,形成针对复杂胸肺疾病的综合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精准医疗服务。
 
  强化学科协作:依托医院多学科协作(MDT)平台,加强与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肿瘤科等兄弟科室的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对疑难病例的综合诊治能力。
 
  此次呼吸内镜技术的整体进阶,凝聚了科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呼吸内科将继续锐意进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守护人民群众呼吸健康不断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