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资源 做强富民产业

——武乡县韩北镇王家峪村推进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2024-04-15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春和景明,时光正好。4月12日,坐着“村村通”公交车,来到武乡县韩北镇西南部的王家峪村。走进村庄,只见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排列两旁,白墙黛瓦,古朴典雅。道路两旁,高大的杨树整齐排列,风吹过时沙沙作响,放眼望去风光如画,生机勃勃。

 
  “过去可没有这样干净,污水随意泼在地上。”在村口,村民郝贵红刚把生活垃圾丢进垃圾集中处理点,他感慨地说,“现在好了,下水道直通家里,方便又干净。垃圾清运、污水处理样样齐全,现在村里可一点不比城里差。”
 
  对于村里的变化,郝贵红深感自豪。近年来,王家峪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红色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实施村内基础设施、给排水管网铺设、雨污分流项目,给排水工程改造140户,户厕改造235户,实现整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问题和村内环境污染问题。
 
  “既要做到庭院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又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两手抓,环境卫生整治是基础。”对于王家峪村的村貌,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文的脑海中,有一幅清晰的施工图,“近年来,村里又种植红星杨、白皮松、丁香、月季等树种、花卉共1.1万株。”水泥路改成柏油路,小广场变大广场,卫生、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村集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依托红色旅游产业集聚项目,王家峪村打响旅游产业“特色牌”,建设主题公园、彩色长廊、游客中心,招商引资打造红色记忆酒店,兴建民宿、农家乐,不仅村集体实现增收,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在王家峪村这家名为“聚贤”的农家乐里,老板娘李爱先正忙着招呼客人。自己养的土鸡蛋、腌的酸菜、新鲜的驴肉、山野菜、软糯香甜的蒸南瓜……充满本地特色的各式菜肴一盘盘地送上了餐桌。“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日子有盼头!”李爱先介绍,作为一家已经经营了12年的“老字号”农家乐,节假日旅游旺季时,一天最多要接待将近100人用餐。
 
  地处武乡这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王家峪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就位于这里。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王家峪村采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集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体验太行风俗民情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体验区。
 
  打磨故事、创作剧本、挑选演员……王家峪村的抗战故事情景剧筹备编排已提上日程,编排好后将在村广场的空地上开演,和游客们见面。下一步王家峪村将继续开发精品文旅发展模式,建设党课培训中心、打造王家峪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吸引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来开展红色研学等活动,让四方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让红色旅游“红”起来、“火”起来,让更多的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