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有门路 生活有奔头

2025-02-10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喜庆的锣鼓在大街小巷敲响,新春的热闹依旧在欢乐声中持续,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温室大棚内的樱桃树也迎来了盛花期,洁白如雪的樱桃花竞相绽放,为新春的祥和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樱桃花的绽放预示着新春的到来,更让白家沟村的产业发展有了新活力。“这5座樱桃温室大棚的樱桃预计能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白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泽平说,为了促使樱桃树能够顺利开花结果,大棚内精心装配了智能温控、湿度调节等先进设备,精确模拟樱桃树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种植樱桃带动乡村采摘游,这只是白家沟村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白家沟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加强培养技术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樱桃种植、大棚蔬菜、生态养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
 
  白家沟村的发展是上党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一个缩影。曾几何时,上党区部分村庄主要以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种植模式落后,经济效益不高。但选对产业,走对路子,劣势也会变成优势。现在,地平水浅、交通便利等独特的条件,已经转化为上党区发展的优势。全区上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六品六化”为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抓好特优产业提升、乡村规划布局、农民增收致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韩泽清是白家沟村樱桃种植园的负责人,也是村里最早自愿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之一。“我之前主要是自己种植蔬菜大棚,当时村里说要成立合作社,并有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培训,我觉得比自己种大棚强,就毫不犹豫地拿出4万元入股。”韩泽清乐呵呵地说,“入股了合作社,自家的土地也被村里进行了流转,仅流转土地的费用每年也有近5000元的收入,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
 
  这些年,白家沟村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后成立了上党区农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众兴泰专业合作社、绿欣源专业种养合作社,率先规模推广种植百亩万株国华全红梨树经济林;建起310亩优质大樱桃种植基地、100亩养殖基地、220亩小米基地、40余座蔬菜大棚、25亩生态鱼塘、5200平方米养殖场……村民有的通过流转土地收取租金,有的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有的承包大棚种植蔬菜,或是参加产业基地务工,家家户户吃上了“产业饭”。经过努力,白家沟村产业有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
 
  “我们村现在是‘村中有企、企中有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5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余元,经营性收入达到70余万元。”谈及村里的产业发展,宋泽平满是自豪地说。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