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潞党参“金色名片”

——平顺县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道地药材种植水平

2025-04-24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晨曦初照,振东潞党参育苗工厂技术员陈凯凌来到育苗工厂,湿热气流裹挟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水珠顺着棚顶薄膜轻轻滑落,掀开一块潞党参育苗盘,幼苗新叶舒展,秧苗青翠茂密。

 
  “您瞧这苗盘里,栽种的是我们自主培育的种子,根系发达得像‘小刷子’。”陈凯凌穿梭在苗床间,手指时不时从潞党参苗盘中除草。
 
  这里是位于平顺县青羊镇张井村的潞党参现代化育苗工厂,其中育苗室1500平方米、炼苗室4800平方米。“秧好半年粮”,育苗环节不能掉链子,当前正值春耕育苗黄金时期,作为潞党参的核心产区,平顺县把良种繁育作为提升潞党参质量的有力抓手,积极引入现代化育苗技术,全力开展良种繁育工作,提高种苗质量,为潞党参的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走近工厂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只见显示屏上实时监测着基地温度、土壤湿度等信息。“通过智能灌溉系统‘输液’,将灌溉水和肥料混合后,沿着滴灌管精准输送到作物根部,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精细管养水平,真是事半功倍。”陈凯凌说。
 
  当传统农业撞上“黑科技”,迸发出的火花不止如此。
 
  “以前靠天气,现在拼科技。”陈凯凌笑着介绍起工厂的“法宝”——潮汐式育苗床。
 
  顾名思义,潮汐式育苗床就像大海的潮汐一样,它的水慢慢涨上来浸湿秧苗根部,待秧苗吸足水分和养分之后,半个小时后水又慢慢退下去。“它是一种新型温室自动化育苗方式,利用潮汐灌溉装置,将水分和养分供应有机结合,从底部直接供给苗根,实现节本增效。”陈凯凌介绍,“工厂引进潮汐式育苗后,实现了对秧苗生长过程中水、肥、光、温度等要素的精准调控,有效提高了育苗成活率,降低管理成本。”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平顺县作为潞党参发源地,所产潞党参在增强免疫力、降压、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成效显著。但随着市场对潞党参的需求持续攀升,产业发展遭遇了种质资源混杂、品质参差不齐等瓶颈。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也是我们发力的重点。”为突破困境,平顺县携手振东集团等多家科研机构,全力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科研体系,涵盖从资源评价到新品种选育等各个环节。
 
  “振东集团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份种质资源,经过层层筛选与评估,挑选出极具潜力的品种,期望培育出可广泛推广的新品种。”潞党参育苗工厂负责人郭青勤说。
 
  目前,这一努力已取得重大突破,振东集团自主培育的“振党1号”和“振党2号”两个新品种,现已进入省级认定试验阶段,正在山西、甘肃等地的5个试验基地同步开展适应性测试。
 
  “希望通过新品种选育,结合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打造全新的种质资源库,提升平顺县乃至全市的育种水平,努力打造潞党参育种新高地。”对于未来,郭青勤满怀期待。
 
  育苗工厂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科技上,更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育苗工厂建成后,我就在这里打工,工资待遇不错,还可以照顾家庭。”在基地负责精细播种的张井村村民宋苏兰笑着说。由于上班时间灵活、离家近,工厂自2022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已带动周边30余名村民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一县一产业,一域一特色。依托独有的资源禀赋,平顺县将潞党参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潞党参道地药材良种保护和繁育体系建设上深耕细作,延展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品质品牌,努力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高效发展之路。
 
  “接下来,我们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当前潞党参育苗、移栽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全力提高育苗品质,助推全县潞党参产业朝着规模化、品质化、标准化方向迈进。”郭青勤表示。
 
  从“凭经验”到“看数据”,从“找市场”到“订市场”,育苗工厂中每株破土而出的幼苗,都在奏响“产业富民”的新乐曲、续写“科技兴农”的新篇章。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