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党员先行。去年以来,平顺县在推进农村党员积分争星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农村党员“三分两定一诺”设岗定责,为农村党员履职尽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引导农村党员不断强化党性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成为基层战斗堡垒的旗帜先锋。
结合实际“三分”,让农村党员“对号入座”。根据农村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和工作特点等情况,以村级党组织为单位,划分为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三类进行管理,按照“有职党员依岗履责、带头示范,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主动参与,年老体弱党员传承帮带、发挥余热”原则,分类设岗定责,解决村内任职党员“守摊子”“混日子”、无职党员“无事可做”“有事不愿做”等问题。
立足需求“两定”,让农村党员“有岗有责”。根据农村发展所需,综合考虑无职党员年龄、文化、特长、经历等特点,为无职党员科学设置精神文明类、经济发展类、公共事务类3大类9个岗位;结合流动党员在外经商务工等优势,为其设置就业联系岗、招商引资岗两个岗位,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考虑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身体原因,为其设置议事参谋岗、关心关爱岗、义务监督岗3个岗位,充分发挥余热。同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以岗位职责“清单化”“项目化”挖掘农村党员潜能优势,让农村党员各尽其才。
亮明身份“一诺”,让农村党员“有位有为”。按照“党员认岗-组织定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程序,每名农村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动认岗,签订履岗承诺书,经过培训上岗履责。同时,在每位党员家门口悬挂“党员标识牌”,亮明岗位、职责、承诺,日常规范佩戴党员徽章,真正做到“身份亮出来、袖标戴起来、服务动起来”。年底采取个人述岗自评、群众民意测评、党组织综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上岗履责情况进行考核评议。目前,全县5693名农村党员,共认领5985个岗位,上岗党员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扭转了无职党员“无心理事、无权管事和无法办事”的局面,提高了村“两委”办事效率和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