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暖心服务从“指尖”直抵“心间”

——潞州区构建智慧矩阵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2025-07-07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掌上办事平台”让民生服务触手可及,“网格订单”让群众所需落地见效,“暖新驿站”让服务延伸至新就业群体……在潞州区,党建的红线串起了云端到巷尾的基层治理网络,搭建起了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平台,勾勒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幸福民生画卷,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智慧赋能  服务一键到家
 
  “我反映的问题处理得很及时,平台真是踏踏实实为居民解决问题的。”近日,看到自己的呼声有了回应,澳瑞特社区居民晋玲玲满意地说。
 
  晋玲玲所说的事儿,是她通过社区“掌上办事平台”反映了家门口路段坡度较陡、缺少护栏,存在道路安全隐患。问题在平台上一经提交,相关部门便予以回应、进行处理,很快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
 
  “通过平台,问题从发现到解决的时间缩短了,链条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澳瑞特社区党委副书记杨洋介绍,通过社区“掌上办事平台”,由居民点单、平台派单、社区接单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澳瑞特社区服务群众的一个特色。而社区也会在系统提醒后,及时协调跟进,让问题的处理实现闭环。
 
  智慧党建,如何从“指尖”走进百姓“心间”?为实现这一目标,潞州区聚焦城市治理痛点,创新推出“红色物业+智慧平台”模式,将基层党组织体系深度嵌入物业服务全链条,让服务更高效,居民更暖心。
 
  如今,在潞州区,智慧党建平台正化身为服务使者,将便民服务精准送至千家万户。
 
力量下沉  激活发展活力
 
  党旗所指,振兴所向。在滴谷寺村,村党支部精准锚定“运动休闲 城市山村”品牌定位,以萨马兰奇公益活动为契机,盘活资源,串联沿山步道与文化健身广场,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休闲路线。同时,不断创新“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由党员带头组建“暖心小分队”,常态化走访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众,以实际行动化解群众燃眉之急。“平时,我们会经常过来看看留守老人,帮他们处理一些生活的问题。”滴谷寺村党员志愿者王振说。
 
  为让基层党组织根系深扎,潞州区通过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真正将治理力量下沉到居民身边。积极推行“四双”机制(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让“单位人”变身“社区人”,实现组织关系在单位、服务奉献双岗位。
 
  在一项项制度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后成为社区治理的强大力量。目前,潞州区共有2148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在政策宣讲、法律援助、环境整治等岗位上发光发热。
 
驿站暖“新”  汇聚治理力量
 
  “没单的时候就来这里坐会儿,挺不错的!”网约车司机高雨菲面带笑容地说。在她看来,“暖新驿站”不仅是能量补给站,更是聚人心的红色阵地。
 
  整齐划一的充电桩、可供休闲的娱乐室、干净整洁的休息室……走进太东街道“红色导航”网约车司机之家,这里已成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随时休憩的“红色港湾”。
 
  驿站是阵地,更是纽带。“我们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安全知识普及等各类活动。”网约车司机之家负责人郭睫说,今年还组织开展高考送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目前,“暖新驿站”已吸引252名司机报到,成为基层治理的志愿服务先锋。
 
  从社区“指尖”的智慧联动,到田间地头的产业兴旺;从网格里的暖心守护,到驿站中的温情汇聚……在潞州区,党建引领是融入每一次“指尖”点击的便捷,是每一件邻里烦心事的化解,是每一次风雨途中的温暖停靠。正是这抹“党建红”,精准对接着百姓的急难愁盼,激荡澎湃着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