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证祥展示自己的种兔(右一)

刘证祥介绍种兔的特点
在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说起刘证祥的养兔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地处偏远山村,慕名而来的客户总是络绎不绝。如今,刘证祥的养兔产业做得红红火火,但在母亲眼里,满是对儿子的心疼,“他的人生就像做饭的佐料,酸甜苦辣样样都有。”
刘证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岁时因在铁矿开采时突遇塌方,导致腰腿残疾。靠着小手艺,刘证祥开始在街边修鞋、配钥匙,这一干就是13年。
2022年,对于刘证祥来说是一个转折。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刘证祥修鞋的买卖越来越不景气。“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得好,修鞋的人就少了。”不干修鞋,一家人的生计怎么维持?刘证祥找到其他“失业”的残疾朋友共同寻找新出路,襄垣县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他们取得联系,得知他们想通过种兔养殖创业,襄垣县残联表示大力支持。
对于刘证祥等人来说,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地和资金问题,正在大家左右为难之际,襄垣县残联主动出面帮助协调场地,将古韩镇阳泽河村闲置旧养鸭场免费借用给他们,并进行前期地面平整、室内外粉刷等。场地有了,几个合伙人拿出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祥宏养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刘证祥等人从山东购回200余只优质种兔与养兔设备,踏上了创业之路。
由于初次养殖,没有经验,刘证祥等人遇到了不少困难。“刚开始兔子水土不服,总是病殃殃的,可急坏了我们几个人。”刘证祥回忆道,“有困难就去克服困难,有问题就去解决问题,我已经与困难对抗几十年了,但它始终没有将我打败。”
不懂就“取经”。刘证祥多次向周边的养殖大户学习养兔经验和技术,并结合养殖场实地条件,反复琢磨。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悉心观察,总结经验,将兔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几十个日日夜夜,刘证祥都待在兔舍看护,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襄垣县残联工作人员也多次到养殖场了解刘证祥在养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邀请养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他的养殖技术得到了提升。
如今,祥宏养殖有限公司的种兔由原先的200余只增加到1000余只,订单不断,收益也在逐步增加,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刘证祥还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我本身就是残疾人,知道生活的不易,现在有了致富的路子,就想带动更多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养殖,改善生活。”刘证祥坚定地说。(郝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