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工程 强化两个监管 确保防汛安全

我市持续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2023-03-18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 开栏的话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今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栏,充分报道全市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定不移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日前,记者从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的总体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实施大小水网、生态治理和农村供水“三大工程”,强化水资源监管与河湖长制统筹监管,确保防汛安全,全面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长治治水兴水大文章,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始终是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支持。我市将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政策窗口期,千方百计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全力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目前,全市水利系统共谋划项目100个,总投资272亿元。2023年,重点实施大小水网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围绕大小水网工程贯通达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切实发挥85座大中小型水库作为重要节点水源的优势,今年,我市将加快编制市县现代水网规划,加快实施重点水网工程项目,大力推进“一湖两河三泉”(漳泽湖、浊漳河、沁河、辛安泉、霍泉、洪山泉)生态修复保护,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母亲河复苏行动和水保综合治理,全市全年完成45万亩的水土保持治理面积。

  做好农村供水保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我市将不断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压实农村供水保障“三个责任”,积极开展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切实保障极端情况下群众饮水安全。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上党区、屯留区、长子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潞州区、沁源县农村供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年底前,力争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规模化工程服务人口比例达到40%。

  着力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我市将全面贯彻“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加大水资源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用水监管、严控地下水使用、严把节水红线,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河湖长制统筹监管作用,健全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持续发挥“河湖长+检察长+河湖警长”的成熟机制,全力狠抓涉水执法,着力创建幸福河湖。全面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组织制定“一河(湖)一策”方案,有序推进实施,通过改善环境、发挥涵养水生态“肾”的功能,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全市水利部门将全面落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做好极端天气和超标洪水的应对准备,强化重点领域精准防范,千方百计确保防汛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丁宇红)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