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区创新模式破解乡土人才“引留用”难题
2022-12-22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乡土人才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潞城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积极构建“政策+平台+产业”“资金+公司+服务”“培育+管理+考评”人才发展模式,着力破解乡土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难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保障。
“政策+平台+产业”,让吸引人才有力度。该区健全引才政策,出台《关于支持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六条措施》,从给予创业补贴、提供办公场所、享受金融扶持、评选乡村工匠、补贴种植大户、发放引才补助等方面打造吸引乡土人才回流良好环境。搭建聚才平台,依托深化省校合作中心平台优势,聘请清华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农村发展顾问及专家组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顾问团,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依托乡村e镇平台,培育电商产业梯队人才库,鼓励企业创建一批“小而美”自主品牌,推动农副产品、农村工业品、乡村旅游产品电商化、品牌化和标准化;搭建农民技能展示平台,建立农业专家工作室,一次给予工作室5万元经费支持。壮大招才产业,围绕万亩大葱、万亩高粱、万亩中药材、万亩柴胡、万亩艾草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柔性引进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农业专家团队,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实现打造一个产业、招来一个团队、培育一批人才。
“资金+公司+服务”,让人才留下不想走。该区设立乡土人才专项扶持资金,将乡土人才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单独设立人才引进、技能工匠、高层次人才等奖补资金100万元;设立人才创业基金,成立“潞城区潞兴创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公司)”,基金总规模达1亿元。同时,成立区级人才发展公司和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围绕“服务人才”和“为人才服务”两大职能,打造集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及人才产业发展、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公司化运营模式。强化乡土人才全方位服务,规划建成1000套各类人才安居住房,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人才安居后顾之忧;建成“潞城英才”信息化平台,实现人才业务归口受理、一次办结,形成人才业务一网通办、人才政策一网通揽、人才资源一网统筹的工作格局。
“培育+管理+考评”,让人才发挥大作用。该区大力实施农村生产经营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村工匠能手、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五大培育行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涵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带头人、种养能手及能工巧匠。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卫生健康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四支队伍”管理,对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提升待遇保障,扩宽晋升渠道,采取招录、调剂、聘用等方式,确保乡镇从事农村“三资”管理、宅基地管理等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充实稳定;对农技人员提供增值服务予以合理报酬,全面规范培养管理。突出乡村人才职称评价机制和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每年评定30名左右乡村人才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职称,区财政予以补贴;同时,选树一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每年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浓厚人才工作氛围。(申海燕 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