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金豆豆”绽放新“薯”光
2022-02-07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
腊月的沁源县沁河镇,田地间一派宁静,村民们准备迎接新春佳节,也为来年的劳作和丰收积蓄力量。但沁丰薯业有限公司里却是紧张忙碌的景象。组培室,技术人员在科研专家的带领下有序开展脱毒马铃薯种苗扩繁工作。无菌操作室,技术人员用剪刀剪断基础苗,扦插到新瓶子中的培养基里,随后瓶苗被搬进光照培养室,摆放在架子上,沐浴着阳光快速生长。
“每当种苗长到9厘米高时,我们都会进行扩繁,到了4月,再将瓶苗栽种到大棚,8月就可以收获原原种。”技术人员李慧一介绍,“之后还要经过三次入田,最后变成商品薯到达消费者手中。”
沁源县海拔较高、气候冷凉,适宜马铃薯种植,是我市马铃薯重要产区。近年来,沁源县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持续推出马铃薯产业扶持政策,对马铃薯育种公司、规模种植脱毒马铃薯的主体、新建实施水肥一体节水灌溉高效农田种植的主体以及购买种薯的农户进行补贴。同时,突出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全县马铃薯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现代化运行,形成了马铃薯培育、生产、推广、销售“一条龙”发展产业链,过去的“土豆豆”逐渐变成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5万亩,种薯销往河北、河南、内蒙及省内各市,生产的商品薯销往河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土豆是我们的‘金豆豆’、我们的希望。去年我家的土豆收成不错,都是回头客买走了。今年开春得多上点农家肥,产量能再高点。”灵空山镇五龙川村村民李锁胜对即将到来的忙碌充满期待。
“马铃薯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民生产业,又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省政府提出在全省进行‘土豆革命’,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在提升种薯生产能力、加大种植扶持力度、加强农户培训、打造品牌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发力,真正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助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给农业提质增效‘加油’,为农民增收致富‘加码’。”沁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王银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