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石城镇: 基层治理“绣花针”,织就乡村和谐新画卷
2025-05-14 来源:平顺融媒 编辑:路璐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三省交界的平顺县石城镇大地上,18位农村网格员宛如穿梭于阡陌之间的灵动音符,奏响着基层和谐稳定的美妙乐章。
一、精准排查,矛盾隐患“早发现”
石城镇的网格员们深知,矛盾纠纷若能早发现、早介入,就能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他们严格遵循“网格全覆盖、走访无死角”的原则,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精准捕捉矛盾纠纷的苗头。
在王家庄村,网格员王建军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村民赵大爷和李大妈因花椒地灌溉水量问题产生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网格员王建军迅速将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并第一时间上报到镇网格管理中心。镇里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实地用水量勘查,为后续的调解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多元调解,矛盾化解“有良方”
面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石城镇网格员们积极探索多元调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情理等多种手段,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合村“两委”干部、镇司法所等力量,组成调解团队,共同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
在豆峪村处理一起岭上小区违建纠纷时,网格员刘绍文了解到,邻居赵大妈装修时超出了原有宅基地范围,在公共用地私自围建了一个小菜园,影响了邻居刘大哥家的采光和通行。双方为此争吵不断,关系十分紧张。网格员刘绍文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另一方面,邀请镇国土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解。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赵大妈的违建行为进行了规范,并提出了合理的整改方案。同时,网格员从邻里情分的角度出发,劝说双方互谅互让。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赵大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整改拆除小菜园,刘大哥也表示理解和原谅,双方握手言和。
2025年4月份,通过协同办理,现场解决,网格员们以化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7件,石城镇的网格员以他们的汗水和智慧真正践行着“枫桥经验”。
三、跟踪回访,矛盾解决“不反弹”
石城镇网格员们建立了完善的跟踪回访机制,定期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回访,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确保矛盾不反弹。
在调解好崔家庄一起家庭赡养纠纷后,网格员崔爱玲定期到老人家中看望,了解子女的赡养情况和老人的生活状况。同时,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提醒他们要履行好赡养义务,关心关爱老人。通过持续的跟踪回访,她不仅巩固了调解成果,也让老人感受到了来自乡土的情感温度和人性光辉。
在石城镇,这些网格员们扎根基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同“绣花针”一般织密织紧织实乡村“和谐网”,成为群众矛盾纠纷的“化解高手”,为石城镇的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