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种子”在乡土实践中开花结果

——平顺县深化校地合作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2025-05-12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中国农业大学的育苗技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加工工艺、四川大学的精深加工方案……这些“智慧种子”正在太行山上茁壮成长,结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

 
  走进平顺的田间地头、车间厂房,高校专家的身影随处可见,一场场“高校智慧”与“乡土实践”的深度碰撞,正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平顺县以中药材、花椒等主导产业为纽带,精准对接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资源,通过“育苗攻关、链条延伸、加工破局”,探索出一条“高校科研落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校地合作新路径。
 
校地携手 护航道地药材“育苗计划”
 
  作为“天然中药材宝库”,平顺县拥有300余种中药材资源,其中潞党参、连翘等10余种道地药材声名远播。然而,长期以来,潞党参种子退化、种苗繁育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如何守护好这一“金字招牌”?平顺县把目光投向了高校科研力量。
 
  在平顺县潞党参种子种苗高效繁育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贺冬仙的《设施育苗技术助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为困扰当地药农的难题提供了“高校方案”。“通过智能温室调控温湿度、采用基质育苗替代传统露地栽培,可将育苗周期缩短40%,成活率提升至90%以上。”贺冬仙的讲解直击痛点。
 
  为大力实施潞党参“育苗计划”,平顺县将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合作,从种质资源保护、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等关键环节着力,积极开展潞党参种子种苗“源头工程”,切实加强潞党参道地药材的良种保护,完善繁育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育苗育种水平,推动潞党参产业种苗生产从“经验种植”向“科学育种”转型。
 
校地联动 打造中药材产业“拳头产品”
 
  自平顺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起,山西中医药大学与平顺县的合作早已结出硕果。自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以来,双方以生态农业博士工作站为载体,聘请技术顾问、战略顾问、产业顾问,建立振东集团、正来制药连翘和潞党参研发基地,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推广,构建起“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基地、应用在企业”的创新模式。
 
  日前,山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李华荣带队到平顺县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深入了解潞党参、连翘等产业发展现状,并就推进中药材精深化加工、市场化交易、品牌化打造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将以中药材产业为纽带,在医药研发、健康养生、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共同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地沟通协作机制,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人才输送、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双方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携手共创校地联动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平顺县立足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提档做强”农业品牌之一,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持续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立太行山中药材创新北京专家工作站,建成中药材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及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培育中药材经营主体423家,走出“以药兴县、以药富民”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5.13万亩,产值达到12.82亿元。
 
校地协调 推动花椒产业“加工破局”
 
  日前,在平顺县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赵志峰带来的“花椒全产业链加工技术”引发热烈讨论。“除了传统的调味品,花椒精油、麻味素、花椒碱等提取物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领域,附加值可显著提升。”赵志峰深入解读花椒精深加工产业情况,为花椒产业发展“把脉支招”,涉椒企业及合作社负责人围绕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积极建言献策。
 
  平顺县大红袍花椒皮艳肉厚、香味扑鼻,是上等的调味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平顺县大力实施“特优”战略,全力推动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全县种植面积达到8.44万亩,先后研发花椒芽菜、花椒锅巴、花椒醋、花椒啤酒、花椒籽油等系列产品,建成花椒小镇,花椒产业实现高效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相关团队将为平顺县大红袍花椒精深加工产业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发展方案,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推动平顺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平顺大红袍花椒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富民产业。
 
  从“输血”到“造血”,从“单点合作”到“全链协同”,平顺县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实现特色农业“靶向升级”的校地合作实践证明:当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地方的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便能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
 
  如今,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正与高校携手,构建“产业需求牵引、高校智力支撑、专班精准服务”的校地协同创新体系,以校地合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让知识流、技术流与产业流在太行山上交汇融合,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双重赛道上,踏出铿锵有力的前进步伐。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