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如春 雕出“新生”

——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顺根雕”代表性传承人张维文

2023-12-11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汲士玲

 8d49d670554c77f6dd7a6383ff3d708a.jpg

张维文正在给树根进行抛光

 

8bd670f1906ca9ed03f0df4335cbc3a5.jpg

展示根雕作品

  
  近日,记者走进平顺县“天趣根艺”工作室,见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顺根雕”代表性传承人张维文。正沉浸在创作中的他,一手拿着工具,一手扶着树根,小心翼翼地对树根进行抛光。

  今年59岁的张维文是土生土长的平顺人,在30多年的根雕生涯中,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为自己的根雕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他创建了“天趣根艺”工作室。张维文说:“传统的根雕创作讲究刀法和技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创作思想融入进去,使作品具备独特的艺术韵味。”

  根雕艺术是一门能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雕刻技艺的造型艺术,作品讲究“三分雕琢七分天成”,选材要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理结构,不能因为创作而创作,在爱护天然、不损天然的基础上依形度势,谨慎地略加雕琢,在似与非似中寻求意境,这是根艺价值的根本所在。

  “根雕艺术是一门利用自然界的奇根异木进行造型的艺术。它最吸引人的就是其天然的造型,真、奇、古、怪、绝是其特点。如果没有天然形成的优良根材,一定做不出好的根雕作品。”为了找到根材,他踏遍了平顺县境内的每一处山谷,寻找理想根材的过程十分艰辛,往往过百木而不遇,相千根亦难得。

  每每得到一块好树根,张维文都不急于下手,而是先在院子里摆弄半天,正着放,反过来放,仔细琢磨。深思熟虑后,树根在张维文的刻刀下,经过巧而精、妙而细的雕刻,将灵魂注入其中,一个个树根才能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作为一名传承人,我总感到自己努力得还不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希望在内涵和意境等方面有更大突破,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参加更多、更大的展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根雕艺术,喜欢根雕艺术,传承根雕艺术。”张维文说。(李阳鸿)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