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歌起舞
彩绸翻飞,鼓点铿锵。连日来,长子“村晚”嘉年华系列活动如火如荼,以村民为主角的“节目大比拼”成为焦点。
夜幕下的长子县文化广场,灯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舞台上,乡亲们舞姿灵动、情景剧鲜活震撼、鼓书韵味悠长……来自10余个乡村的村民纷纷登台,用自编自演的拿手节目,把家乡的故事娓娓道来。那翻飞的彩绸里裹着乡土的气息,那激昂的鼓点中跃动着时代的脉搏,一曲曲、一幕幕,既传承着文化的根脉,又奏响了乡村发展的新声,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乡土节目是从生活深处“长”出的艺术。丹朱镇下霍村专场晚会以“美丽丹朱 文明相约”为主题,小品《邻里那点事》通过接地气的诙谐故事,将文明实践理念化作春风细雨般的生活智慧。长子鼓书、上党皮黄、器乐合奏等非遗与传统艺术形式各展风采,在丝竹管弦与声腔韵律间,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灵湫凤鸣传千古,精卫填海启新程。”石哲镇良坪村专场晚会以“灵湫凤鸣 精卫焕彩”为主题,将本土文化基因融入每一个节目。情景剧《灵湫》把古代官员为民祈雨的故事搬上舞台,在古与今的对话里,藏着不变的为民初心。当歌舞《大美发鸠山》开场,台下观众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晚风裹挟着歌声,化作最动人的乡土共鸣。
每个乡村节目看点十足。大堡头镇大堡头村专场晚会以“乡土风华 古今长歌”为主题,以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纽带,以情景剧形式呈现,既新颖独特又场面宏大。其中,情景剧《吞蝗济民》,生动再现了李世民“代民受难”的无私壮举;《尧朱治水》则重现了上古时期尧帝、丹朱父子带领百姓疏浚河道、治理水患的壮阔史诗。这些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正借助舞台上流转的光影,化为滋养乡村前行的力量源泉。
质朴的乡音在夏夜的星空中久久回荡。“演员都是乡里乡亲的村民,说的都是我们的心里话,听着很亲切。”来看演出的村民纷纷感慨,这些带着泥土味的创作,比任何宣讲都更能触动人心。一场场晚会,不仅为广大群众奉上了浸润生活气息、饱含人文情怀的文化盛宴,更以艺术为纽带,将文明新风尚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注入蓬勃鲜活的动力。
一村一韵,是乡音里的时代叙事。当大幕缓缓落下,星光依旧璀璨。长子“村晚”热闹景象背后,是乡土文化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层蜕变——村民从观众变为主创,非遗从展柜走进生活,乡愁记忆转化为发展动能。这方小小的乡土舞台,正托举起无数平凡人的梦想,在新时代的田野上,奏响一曲曲生生不息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