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治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联合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即Tubeless技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手术圆满成功,术中未见不良反应,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该项技术应用标志着麻醉科正向着更精准、更舒适化的方向发展,在快速康复领域上取得新突破。
张先生三个月前咳嗽、发热,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需尽快手术。为减轻手术创伤,加速患者康复,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李保林和麻醉科主任王国平、医师郭宇东经过全面评估、严谨讨论,决定为张先生实施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Tubeless)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麻醉医生悉心调控
手术团队和麻醉团队充分讨论评估,精心制定手术麻醉方案和风险预案。手术过程中,两个团队密切配合,麻醉医生对其进行常规心电监护以及有创血压监测,为精准给药,术中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并使用TCI靶控输注设备,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调整用药,麻醉医生始终坚守在麻醉机旁,精准调控。
手术十分顺利,患者返回PACU(Postanesthesia care unit,麻醉后监测治疗室)观察,PACU护士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并于手术结束后10min拔除喉罩,相较于传统双腔气管插管,患者苏醒时间缩短,减少了患者气道反应,提升舒适度,同时加快复苏室周转,减轻护理工作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返回PACU,安全拔除喉罩
“虽然手术很顺利,但身为麻醉医生,我的心却始终绷着,不敢有一刻的放松”,郭宇东医师手术结束后说道,“Tubeless操作对术中呼吸管理要求极高,可能面临纵隔摆动和呛咳等风险。因此,在实施Tubeless手术时,患者气道条件、手术难易程度、麻醉医生应变处理能力都非常重要。”
在麻醉科、心胸外科、手术室的共同协作下,实现了医院自主完成“非气管插管胸科手术麻醉”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