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的当代实践——传统节日仪式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班”圆满结业
2024-07-03 来源:长治新闻网 编辑:路璐 |
6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民间社火的当代实践——传统节日仪式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班”结业典礼在我市举行,标志着为期20余天的研讨班理论学习和田野调查顺利结束。
结业典礼分上午的研讨班成果汇报会和下午的研讨班结业式两部分进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及长治市有关领导参加。
结业典礼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程亮致辞。他指出,此次北京师范大学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大学共同合作,以民间社火的当代实践为主题,以长治市民间社火、上党八音会等非遗项目为对象,探讨传统春节习俗保护传承的可行路径,建立起专家学者、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的合作平台,推动了社火等节日仪式传承文化发展的理论实践创新,提高了长治民间社火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对该项目的保护传承、地方文化生态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会领导为研讨班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在研讨班成果汇报会上,来自潞城区、武乡县、平顺县、壶关县和长子县5个调研组的学员代表分别作了学习成果汇报。与会专家对研讨班的开展和学员汇报情况进行了精彩点评。
与会人员观看长治地区非遗项目汇报演出
下午进行的研讨班结业式在长治市杂技团剧场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萧放教授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方面总结了本次非遗研讨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学员代表呼吁全体学员自觉加入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行列中,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财富。结业式后,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我市精心准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汇报演出。
合影
此次研培活动的举办,旨在通过搭建专家学者、传承人与非遗工作者三者协同参与的非遗社区与交流平台,在仪式传承、活化与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和讨论。学员们纷纷表示效果显著、收获颇丰,非遗传承人研培工作的长治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路璐 梁艳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