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的“铁娘子”

——记淮海工业集团高级工程师杨眉

2025-10-28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汲士玲

 p26_b.jpg

杨眉(左一)与同事交流工作

 

  深夜,淮海工业集团四分厂技术科依然灯火通明。杨眉俯身于一件异形零件前,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由于零件结构复杂、孔位密集,定位屡屡出现偏差。为解决这一难题,她已连续奋战两天。揉了揉酸痛的腰,她的目光却如扫描仪般细致地掠过每一道工序。终于,一个改进夹具的方案在脑海中成型,一场交付“危机”悄然化解。

  自2006年入党以来,杨眉的工装口袋前始终别着一枚党员徽章。“党员,就要啃最硬的骨头!”这句话不仅是她的口头禅,更是她行动的写照。她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采用“党建+技术”实战模式,把组织生活会搬到机器轰鸣的一线现场。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中,她带领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红色尖兵”,发起一次次技术冲锋。

  去年,四分厂承制的一批关键薄壁套筒零件加工变形率居高不下,成为生产中的“拦路虎”。杨眉如钢钉般“铆”在现场,带领团队反复试验、调整参数、优化夹具。历经多次尝试,终于在第五次装夹后,变形量近乎消失,产品良品率跃升至99.9%,挽回经济损失7.5万元。这仅是她们“战绩簿”上的一页。一年间,这支突击队攻克的技术难题多达数十项,将纸面蓝图转化为轰鸣机台前的真金白银。

  “工艺是什么?”杨眉常常自问自答,“它是生产线上流淌的质量密码,是构筑国之重器的基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手上松一微米,战场上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作为技能带头人,她深感责任重大。

  某重点产品的关键部件曾因易变形、精度难控,成为工艺瓶颈。杨眉带领团队将小组会议开到数控机床旁,图纸铺展,思路碰撞。深秋车间内寒意袭人,她却语气坚定:“同志们,党旗在咱们头顶!这个零件,就是我们必须拿下的阵地!”最终,团队大胆采用内冷刀具与加长夹具,使产品良品率从不足70%提升至98.86%,节创价值29.5万元。相关QC成果《提高某产品良品率》荣获年度兵器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一等奖。

  “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行稳致远。”杨眉深知,兵工事业的未来在青年,技术的辉煌需代代相传。她立志将技术科打造成淬炼“大国工匠”的熔炉,仅一年就组织49场工艺培训,场场爆满。她摒弃枯燥理论,推行“案例教学+现场实操”,在机床轰鸣中传递质量信念,“我们手中每一刀、每一孔,都连着战场!‘我的质量我负责’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铁律!”

  在淮海集团“新时代班组”技能大赛中,杨眉带领亲手培养的“徒弟兵”组成技术科代表队。她既是严师,又是“陪练”,细致指导、打磨配合。最终,这支年轻队伍沉着应战、技艺精湛,勇夺第一。她还带领技术组凭借扎实作风与持续创新,荣获“兵器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年轻骨干常超谈起恩师,满怀敬佩:“杨师傅常说,‘党员技术员’五个字,分量千钧。心中那根‘红线’,不仅是对国标的坚守,更是对‘精’字的无限敬畏。”

  这就是杨眉——一位在毫厘之间雕刻大国重器、在钢铁丛林中践行党员初心的“铁娘子”。她的身影,与轰鸣的机床、精密的量具、不灭的灯火融为一体,成为强军路上一道坚实而闪亮的坐标。她的故事,正是“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是新时代最滚烫、最生动的注脚!(韦云馨)

p26_b.jpg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