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巍巍太行山,以军人的热血与担当,在乡村大地上续写为民奉献的人生诗篇……20多年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山西好人”郭双勇退役不褪色,在平顺县青羊镇中五井村再建新功。
郭双勇曾是武警河北总队守卫家国的忠诚卫士。1999年,脱下戎装,回到家乡中五井村后,郭双勇勤恳钻研,于2000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成为田埂间奔波的“健康守门人”;2003年,又成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以更专业的医疗技术守护着乡亲们。
炎炎夏日,天刚蒙蒙亮,郭双勇就带着他的随行小药箱,跨上摩托车出发了。他要赶在村民下地前,去回访几户慢性病老人。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嘎吱”的声响,在20多年的出诊路上,他已骑坏3辆摩托车、2辆自行车。
“要不是郭大夫,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村民黄金广至今记得2021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正午。当时他感觉全身无力、胸闷气短,郭大夫闻讯后立即赶来,经初步判断可能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等救护车来不及了。”郭双勇当机立断,争分夺秒驱车将黄金广送往平顺县人民医院。在医院无法施治时,他又毫不犹豫陪护转诊市人民医院并垫付了费用。这样的生死时速是郭双勇乡村医路的寻常片段。
20余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全镇50多个自然村,累计接诊近10万人次,帮助转运危重患者300余例。
村卫生室墙上“接待患者仁心、诊治疾病细心、解释病情耐心”的标语是他一直秉承的行医理念。郭双勇将“三心服务”融入每一次诊疗中,对困难群众减免医药费30余万元,为慢性病患者代办证件,与594户村民签约家庭医生,把健康送到村民家门口。
他是乡村健康的“守护灯塔”,也是生命接力的“公益先锋”。多年来,郭双勇不仅深耕医疗主业,还十分热心公益,尤其关注无偿献血事业,常主动参与相关宣传活动。自1999年第一次挽起袖管,他的献血之路就从未停歇,60余次献血记录,2万多毫升热血,相当于5个成人的全身血液;2007年加入中华骨髓库,2017年签署遗体器官捐献协议,将生命馈赠进行到底; 2010年组建平顺县首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2017年创立以退役军人为主力的赈济救援队,两支队伍如今汇聚百余名志愿者。在他办公室的书柜里,“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全国志愿服务奉献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山西好人”“优秀志愿者”等证书熠熠生辉。
2017年,为了村民致富、乡村发展,郭双勇又以另一种方式开始为乡亲们“站岗”。当年,郭双勇担任中五井村村委会副主任,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与支村两委一道,带领着乡亲们开始寻求乡村振兴的“良方”。
“当年为上马光伏项目,他真是跑断腿、磨破嘴。”回忆起村里发展光伏产业那段日子,一位村民感慨道。最终,960千瓦光伏电站于2017年在村头落地。郭双勇并未满足,又与支村两委共同努力,在村里建起了50亩有机蔬菜大棚。时下,两大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百万余元,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
最让村里老人暖心的是日间照料中心的建立。郭双勇争取民政等部门的支持建成“幸福驿站”,让村里200多位6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费午餐、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居家式养老服务。“俺们在这里过得很舒心,吃饭、就医都有保障,娃们在外打工都很安心。”正在下棋的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我是当过兵的人,血液里永远流淌着责任。”郭双勇语气坚定。在“八一”建军节前夕,郭双勇又带着红十字志愿者走村串巷,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
眼下,郭双勇正马不停蹄地奔忙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带领着乡亲们整治环境,让村容村貌焕发出新生机;改善“幸福驿站”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造福老年人的生活;他主动对接平顺县电商小镇与青年驿站的资源,将村里闲散劳动力组织起来,打造特色就业平台,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致富门路。每一项工作里,都藏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担当。
从军营到乡村,他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本色。郭双勇用心用情扎根故土,用热血浇灌生命希望,以仁术守护乡土安康,凭实干点亮乡村振兴的梦想。(文/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