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暑气蒸腾。与这热浪同样滚烫的,是平顺县中药材“逢八逢九”交易集市的热闹。
“潞党参滋膏用纯野生党参熬制,无添加,能清肺金、补元气、开声音、助筋力。”交易集市上,“党参哥”宋建红正兴致勃勃地介绍新产品,话语里满是对家乡药材的热忱。
在平顺县的参农中,42岁的宋建红显得格外特别。14年前,这位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大学生,毅然选择回乡。彼时他的老家——平顺县玉峡关镇石门口村大南湾自然庄,仅住着9人,资源比人更稀缺。要在这里扎根,就得在有限条件里闯出条路来。
面对众人的不解,宋建红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而非让自己摆脱贫困的家乡。”
回溯十年前,颠簸的山路上,宋建红也曾迷茫:创业该选什么?种核桃、小米,还是移栽连翘?思来想去,他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潞党参。
“药材好,药才好。”潞党参品相出众,有着“狮头凤尾菊花心”的独特形态,2011年,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深入了解前,宋建红特意将潞党参送往权威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其党参多糖及炔苷含量远高于同类产品。这份清晰的实验数据,给了他莫大的信心。
除了品质,潞党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玉峡关人都是闻着潞党参味儿长大的。”宋建红说,孩子们从小跟着长辈下地种参、挖参;秋冬晴日里,家家户户院中的藤箅上,总会整齐码着晾晒的潞党参;谁要是脾胃虚、咳嗽或贫血,熬碗潞党参粥准是第一选择。
有历史便有文化,有文化便值得挖掘,这份价值让宋建红坚定了方向。2013年,他在东寺头乡成立潞党参种植合作社,可到了第二年丰收时,潞党参却卖不上价——普通的八九元一斤,品相好的也才13元。
于是,宋建红创办了山西振晋堂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名字里都藏着他振兴家乡潞党参产业的信心与决心。2015年夏天,他背着30斤潞党参辗转到广东,转遍大岭山中药材市场,可7天过去,一斤都没卖出去。原来当地市场的党参多是又白又长,而潞党参又细又小的模样,让商家连连摇头。
疲惫的他走进清平中药材市场一家店铺,试着提议卖完再结账、卖不完就寄存,店主答应了。闲聊中,店主听了宋建红对潞党参的介绍,建议他下次带些宣传手册,讲讲潞党参的渊源历史。
2016年,再去清平中药材市场时,他带来的潞党参4天就售空了,不少店铺留下联系方式,还建议他在包装和形态上多下功夫。
之后的日子里,宋建红一头扎进潞党参的研究中:搜集古文献、研读最新论文,不断更新宣传内容;测量潞党参直径,用数据分级大条、小条潞党参的动态分布;建厂房、添设备,完善清洗、切片、晒干、筛选、包装、冷藏等生产环节。
2017年起,他的客户渐渐多了,潞党参饮片越来越走俏,订单从最初的十几斤,慢慢增长到几十斤、上百斤,红火时一天能出一吨货。
2021年,宋建红开始在抖音分享短视频。视频里,太行山的云海、林泉与各类药材相映成趣,让人看到“荒凉”之外的热闹——山花争艳,草木勃发。平顺百姓亲切地叫他“党参哥”。
“事业起步靠情怀,坚持下去靠信念。”宋建红说,要做大做强,既要有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心,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
2023年,潞党参被收录进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的《药食同源》名录,宋建红难掩兴奋:“盼了这么久,潞党参终于能在食品市场大展拳脚!以后能加工成各种保健品和功能食品,告别单纯卖初加工产品的历史。”
2025年5月9日,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期间,他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布了平顺潞党参新品“即食党参”。如今,潞党参滋膏、两仪膏、党参脯等产品已陆续面市。
眼下,正是潞党参起苗的时节,参农把白花花的嫩条从育苗田里移出,再一根一根压在新翻的田垄里,未来的一两年里,这些嫩条将在它们的“新居”自由伸展。
清晨,阳光越过山尖洒下暖意;傍晚,星辰准时缀满山岗。太行深处的夏日有着更多颜色,在宋建红看来,保持本心,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变得更好,何尝不是这方天地的一种绝色。
“心之所向,便要永远奔赴。”他说,“只要迈出第一步,坚定走下去,再远的远方也终会抵达。”(刘婷婷 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