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个寄宿制小学校?”
“学校是否有老师是女童保护志愿者?”
……
结束一天的庭审,李静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律师事务所,稍作休息后,又全身心投入到她热爱的公益事业中。推动全市寄宿制小学实现“女童保护”课程全覆盖,是她这两年的想法,也是团队共同定下的目标。
李静是山西弈锋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负责人。律师执业26年来,她秉持初心,积极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奔忙;热心公益,致力于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及帮助,向社会传递美好与希望。
在李静代理的大量涉及妇女儿童权益案件中,几年前的一宗离婚纠纷案对她触动很大,这也成为她后来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契机。当事人张某某的丈夫多次实施家暴,离婚诉讼历经波折,一审、上诉、发回重审,复杂的案情让她心力交瘁。在接受张某某的委托后,李静深入了解案件细节,仔细查阅资料,多方收集证据。在二审庭审中,她据理力争,充分阐述代理意见,最终法院采纳了她的意见,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在经过多次开庭审理后,张某某争取到了应有的赔偿和法律保护,保障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李静也十分感激。
“家庭暴力离婚案件不同一般离婚案件,在实践中,以家庭暴力为由起诉离婚,收集保留好家暴的证据尤为重要。”像这样的案子,李静不知办理了多少,她认为,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案件背后,都牵系着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办理案件,能够帮到的人是有限的,但开展公益普法宣讲、推动公益项目,能让更多人、更多家庭受益。”于是,李静走进基层开展法治宣讲。
从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到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每一次,李静都认真查找资料、书籍,寻找经典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知识和维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这几年,仅《反家暴法》的专题讲座,她就讲了几十场。
在普法宣传的日夜里,李静始终相信,法治宣讲既是“播种机”,也是“防火墙”。2016年,李静了解到“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后,毅然成为我市第一位女童保护志愿者。2017年,在市妇联扶持下,她成立长治弈锋诚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内设女童保护部,并积极招募志愿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儿童防性侵知识普及工作。
在李静的倡导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她们一起学习专业知识、探讨教学方案,身穿印有“女童保护”字样的制服,走进幼儿园和小学校的课堂里,走到孩子们身边,通过趣味问答、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环节,让他们认识自己身体的秘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是一个光荣的身份,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我愿意和志愿者们携手,帮助更多孩子筑起自我保护的安全网,让每一张天真的笑脸都能快乐无忧地成长!”李静话语中透露着坚定。
如今,这支团队招募志愿者560人,培养讲师260人,组建县级志愿者分队12支,累计为8万余名儿童送去安全教育课程。“我们只是他们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但也有可能用真诚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李静感慨,曾有一位学生给她发来信息,说之前听了她的讲座深受启发,高考时果断报了法学专业。那一刻,她再次感受到公益普法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坚定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道路上,李静不停思考,不断探索实践。她主动承接我市“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用心接听每一个热线电话,竭尽全力为大家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婚姻指导、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真正做到法律知识入民心、法援工作热民心、法律服务贴民心。
以专业为剑,守护公平正义;以公益为炬,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这些年,李静的努力与坚持为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法治晴空,她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山西三八红旗手、山西最美普法人。她所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团队,公益项目入选全国妇联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儿童类全国展示项目、获评全省首届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今年3月,李静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与鞭策。李静说,她将更加坚定地带领团队继续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贡献力量,让更多妇女姐妹充满勇气乘风破浪,让更多孩子带着梦想扬帆远航。(潘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