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兄弟的道情人生

2025-04-23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牛海燕

  在屯留区西流寨村,83岁的呼栓牛和70岁的呼晚龙这对兄弟近日正忙着指导村民排练屯留道情《黑小伙娶了个黑丫头》,这是他们传承了几十年的经典曲目。


  每逢村里有活动,总少不了两位老人的身影。他们是屯留道情的传承者,是民间艺术的守护者,他们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演绎着非遗传承的动人故事。

  “屯留道情讲究‘七分说三分唱’,这个转音要像山涧流水一样自然。”呼栓牛边说边示范,虽然腿脚已不太灵便,但一开腔依然中气十足。这位从小传唱道情的老艺人,至今保留着20世纪六十年代的演出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唱腔要点和表演心得,每个细节都凝聚着老人毕生的心血。

  弟弟呼晚龙更是“文武全才”,他将年轻时所学少林拳的刚劲与道情的柔美相融合,独创出一套“武戏文唱”的表演风格。2018年,兄弟俩带着自编的《垃圾分类我先行》连演数十场,新颖的环保主题搭配传统唱腔,令观众耳目一新。“传统艺术要活下来,就得说老百姓关心的事。”呼晚龙感慨道。

  为让屯留道情传承下去,兄弟俩还在自家小院里开辟“非遗课堂”。农闲时节,不少年轻人和孩子会准时来学艺。呼栓牛教唱传统段子,呼晚龙则带着大家练基本功。在呼栓牛的指导下,13岁的王小花已经能完整演唱《珍珠倒卷帘》。每到寒暑假,这个小院就变成了“非遗夏令营”,这里不仅有本村的孩子,还有城里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兄弟俩就教孩子们吹奏乐器、唱道情,带来访者走访村落,收集民间故事。

  夕阳西下,兄弟俩坐在老槐树下表演新编的《乡村振兴唱新篇》。呼栓牛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们就会一直传唱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非遗传承人的心声。(韦婧 王永先)

本网站由长治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90048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区可证: 晋B2——20060016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 编号:1410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