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医院,有一位备受赞誉的伤口造口师——张延红。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为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点亮康复的希望。
术业专攻 从勤学起
张延红并非一开始就专注于伤口造口领域。曾经,她是骨科护理岗位上的一名白衣天使,在那里默默耕耘了二十多年。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凭借出色的表现多次获得优秀职工荣誉以及长治市优秀护士称号。
然而,一次意外事件,改变了张延红职业生涯的轨迹。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患上了严重的压疮,家属听闻张延红在护理方面经验丰富,便急忙前来求助。当她推开患者房间的门,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老人臀部的压疮触目惊心,腐烂的伤口血水与脓水交融,浸湿了包裹的纱布,老人痛苦不堪。张延红迅速行动,按照常规程序对伤口进行清创和包扎。但最终,老人还是离开了人世。
这次经历让张延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难道面对这样的病情就真的束手无策?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市蔡医生的事迹映入她的眼帘。蔡医生在四十多岁重新学习伤口造口,最终成为业内翘楚,造福无数病患。张延红深受触动,她看到了自己的可能性,毅然决定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学习之路。
在领导的支持下,张延红来到北京宣武医院伤口中心学习。两个月里,她在宿舍挑灯夜学不顾酷热与汗水,最终凭信念和努力在考核中胜出,取得了伤口造口师资格证。
此后,张延红又在宣武医院和积水潭医院继续学习实践,将各种治疗方法烂熟于心,操作技能愈发娴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术业专攻 从勤学起”的真谛,也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康复的可能。
一方济之 不忘初心
学成归来的张延红,立刻向领导汇报了学习成果,并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2019年,她成功组建了首钢长钢医院伤口造口门诊,这在长治市周边地区尚属首家。
这个伤口造口门诊,如同她的心血结晶,从筹备到运营,每一步都浸透了她辛勤的汗水。处置室空间密闭,没有空调,夏日里酷热难耐,汗水常常湿透她的衣衫,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有过丝毫懈怠。面对腐肉、恶臭、脓血甚至蛆虫,她凭借专业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精心处理每一个伤口,使患者得以缩短治愈时间,早日康复。
从接诊第一个患者开始,张延红就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位卧床18年的截瘫患者,患有4期压力性损伤,经过她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患者送来锦旗表达感激之情。她还成功治愈了多个疑难病例,如手术后8个月伤口不愈、乳腺癌术后伤口不愈等。
在首钢长钢医院二甲评审工作中,张延红的伤口造口门诊得到了长治市卫健委评审组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医院的一张闪亮名片。2022年5月,她被授予“长治市内科护理学会伤口造口失禁专科学组委员会”常务委员的职务。今年12月,她受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糖尿病足综合防治会议”,并在会上分享成功经验,还被国际医疗救助肢体协会青年护理专业委员会遴选为委员。
然而,荣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压疮看似面积不大,内部溃烂却可能直达骨骼,加之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治疗和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张延红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不断学习的精神,针对不同伤口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尤其是湿性愈合理念、VSD负压引流治疗、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得到了业界认可。
仁心妙手 德愈于此
唯有高尚之医德,方能悟化出精湛之医术。张延红在伤口造口领域深耕7载,不仅治愈了无数病患的身体,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一位94岁的危重患者长期卧床,张延红不畏艰难,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换药,风雨无阻,每次都竭尽全力。在老人临终之际,她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老人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时光。遇到经济困难患者,她总是伸出援手甚至垫付医药费。对于先天残疾、长期未愈的孤儿患者,她不仅给予专业治疗还自费买营养品。
张延红还积极走进社区,义务宣讲压疮知识,为百姓解疑释惑,践行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尽管工作繁忙,她每年接诊病例仍递增30%。在父亲病危时,她坚守手术台,错过了与父亲的诀别,这成为她一生的痛。但她从未后悔,因为“医者仁心,让患者尽快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7年来,张延红亲手治疗的伤口患者近6000余例,其中重症压疮患者140例,治愈率高达98%。她用专业和爱心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坚守在一线,传承和发扬着大医精诚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患者的康复之路。(冯波 李波 郭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