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工作的孙清娜
22岁进入淮海工业集团,而今已经过去22年。孙清娜,也从一个花季少女,蜕变成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经验为他人传道授业解惑。孙清娜说,技能学无止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做到最好。
今年,孙清娜被评为淮海工业集团“三八红旗手标兵”。她所获得的荣誉还有很多,“三晋技术能手”、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五一劳动奖章”“个人技术能手”……每一个都是她一路拼搏、不懈努力、力求完美的最佳见证。
“可不敢分配到那个组”
刚进厂时,孙清娜被师傅领着参观厂房。走到一个灯光通明的工段时,带她的师傅说:“你呀,可不敢被分配到这个组。”当时,孙清娜心中充满疑惑,后来了解到那个组承担的任务,是分厂的“瓶颈工序”,一般人干不了。年轻的孙清娜凭着一股子韧劲儿自告奋勇,还暗下决心非要干出个样子来。
有一次,师傅们想测试一下孙清娜的应变思维,就在电压高时,考验孙清娜会怎么应对。孙清娜思维敏捷,又敢于大胆尝试,完美地通过了师傅的考验,一下子在组里站住了脚。3年后,孙清娜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成了小组长。“虽然很累,但我就是有心劲儿,经常晚上最后一个走,早上第一个来。”这样的担当,也让很多人打心底里佩服这个精干的小姑娘。
“金手指,一叫就是一生”
工作没几年,孙清娜就开始接触“手工焊接”这个活。恰巧,分厂以“金手指”为名,组织了技能竞赛。为了拿到好名次,孙清娜反复琢磨,怎么能提升效率,怎么能提高精准度?孙清娜开始在没有固定板的电路上,尝试微小焊接。焊接点越小,精准度也就越高。凭着胆大心细,孙清娜顺利拿下技能大赛“金手指”的称号,而这个“金手指”,一叫就是一生。
工作20多年,只要有比赛,孙清娜就会参加;只要有岗位评比,她第一个上。因为她知道,所谓的高技能,都是在一次次比赛加压中锻炼出来的。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尝试,孙清娜不仅解决了某产品“塑料件铆接工装”,优化了“挑选零件工装”,改善了“设计零件打磨工装”,还带领团队获得了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
“苦哈哈,也乐呵呵”
孙清娜不仅为自己谋划,还带领着团队一同前进,特别是成立手工钎焊班组以来,她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为大家安排工作。为了将事情一遍做好,在安排工作之前,她会把各种情况在脑海中过一遍,再结合组里每个人的特点,谁的手快、谁的手慢,考虑如何分配才更合理。慢慢地,这就成了孙清娜每晚睡前的“必修课”。
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有时难免忽视了家庭。有一次,孙清娜的父亲打电话给她。因为正在开会,孙清娜毫不犹豫地挂断了。事后孙清娜回想,父亲80多岁了,一般没有急事儿很少打扰她工作,想到一直以来为了忙工作而对父亲的照顾不周,心中不免自责。
回想过去的经历,孙清娜时而哭,时而笑。“我好像一直在攻坚克难的路上,有时候想想,也确实挺累的。”但听到大家伙对她的赞扬,她也总是心里美滋滋的。这,或许就是一个职业女性的幸福。
“永远都是新起点”
拿了很多荣誉,也得了很多奖项,但孙清娜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前一阵子,孙清娜总结提炼出了“孙清娜焊接操作法”,还自己录制了《手工钎焊实践》和《时间案例分析》等教学教材,方便对新入职的焊接人员进行培训。这套焊接法,让车间生产效率提升了1.5倍,在一年内为单位节创了795000元。
工作之余,孙清娜还是个文艺爱好者。今年三八妇女节,孙清娜动员青年职工一起跳舞,还自学运镜,把大家最美的样子留在了镜头里。对她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个领域都值得学习挑战。这样的女性,永远光彩照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孙清娜说,技能学无止境,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工匠精神,终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闪闪发光的机会。(文/图 韦婧)